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因读梅圣俞六鹤诗或令余别赋之 顾步

标题包含
因读梅圣俞六鹤诗或令余别赋之 顾步
举趾一何高,修颈宛回顾。 只影踉蹡行,眷然慕俦侣。 岂忘赤霄上,盘桓此池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刍(1064年-1119年),字驹父,号老圃,北宋著名文人、官员。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洪适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 洪刍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个人的步伐为何如此高贵,长长的脖子还来回顾盼。 孤独的身影摇晃前行,满心期望能寻得同伴。 他难道忘记了自己曾翱翔在广阔的天空,如今却在这池塘边徘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顾步:犹豫不前,欲行又止的样子。这里指诗人看到鹤因留恋同伴而徘徊不前的情景。 2.举趾:抬起脚,这里指鹤起立行走的动作。 3.修颈:长颈,形容鹤脖子的修长。 4.宛回顾:回头看去,表达鹤临行时对同伴的不舍之情。 5.只影:孤单的身影,这里指鹤独自前行。 6.踉蹡行:形容行走不稳的样子。 7.眷然:依恋不舍的样子。 8.俦侣:同伴,朋友。 9.赤霄:红色的天空,这里指高空。 10.盘桓:盘旋,这里形容鹤在天空飞翔的姿态。 11.池籞:池塘的围栏,这里指鹤生活的水域环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鹤的形象寓情于景,借物言志。诗人通过对鹤举趾、修颈、形单影只的描绘,表达了其追求高远的精神境界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以鹤徘徊池苑的行为,隐含了对其内心世界的执着与坚守,使其摆脱了现实困境的影响。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含蓄,寓意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末年,公元1068年,诗人洪刍创作了这首《因读梅圣俞六鹤诗或令余别赋之 顾步》。在这段时间里,洪刍的生活充满了波折,他在政治上并不得意,屡次遭贬,但在文学上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广泛结交文人墨客,并与欧阳修、苏轼等文学大家有着深厚的友谊。 北宋时期,政治腐朽,社会矛盾激化,但在文化上却是繁荣昌盛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人雅士追求个性解放,崇尚理性和实用主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洪刍的诗作既反映了他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也展现了他所处时代的文化风貌。 在《因读梅圣俞六鹤诗或令余别赋之 顾步》中,洪刍通过对鹤的描绘,表达了其对自由、独立和高洁品质的向往。他希望通过这首诗传达出自己的人生哲学: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高尚的品质和精神追求。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北宋诗坛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