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皇帝挽词 其六
翼善能传圣,巍巍又见尧。
才逾知命岁,已禅拱辰朝。
玉册三加峻,琼宫十闰超。
大章传懿铄,稽古耀宗祧。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翼善:指辅助君主的人。这里是比喻皇子及大臣。
2. 巍:形容极高或极壮观的事物。这里是指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3. 尧:中国传说中的上古明君,他实行贤明的政治,使百姓安居乐业。这里是对皇帝的赞美之词。
4. 知命岁:意指五十岁。古人以“知天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5. 禅:传递;让给。这里是说皇帝在知命之年就将皇位禅让给了太子。
6. 拱辰朝:星空中最明亮的星辰。这里的意思是皇位的继承人犹如星辰般明亮。
7. 玉册:古代帝王丧葬时所用的玉质祭文。
8. 三加峻:三次增加封赏的礼节。
9. 琼宫:天宫,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是比喻皇帝的灵魂升入天堂。
10. 十闰超:十年间超过一次的事情。这里是比喻皇帝受到多次封赏。
11. 大章:指大帝的宏伟事业。
12. 懿铄:美好的品德。
13. 稽古:考察古代的历史。
14. 宗祧:宗族世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挽词是为怀念南宋高宗皇帝而作,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位皇帝的崇敬与惋惜之情。首联“翼善能传圣,巍巍又见尧”以典故赞美了高宗皇帝的品质和才能,认为他能够继承先贤的智慧,使国家繁荣昌盛。颔联“才逾知命岁,已禅拱辰朝”则是对高宗皇帝在位时政绩的肯定,他在五十岁以后就退位让贤,表现了高度的执政智慧和谦逊品质。颈联“玉册三加峻,琼宫十闰超”表达了对皇帝尊崇地位的强调,同时也是对他所取得的成就的肯定。尾联“大章传懿铄,稽古耀宗祧”则以历史为参照,表达了高宗皇帝的功绩将被后世传颂,成为千古流芳的美谈。整首诗结构严谨,用词精炼,充分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高宗皇帝挽词 其六》是南宋诗人洪刍的一首哀悼高宗皇帝的挽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194年,即宋光宗绍熙五年,时年洪刍58岁。
在这个时期,洪刍的人生经历丰富,他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他曾历任太学正、国子司业等职,学识渊博,声名显赫。然而,他在仕途上并未取得太大的成就,曾因为反对权臣韩侂胄而被贬谪。这一时期的洪刍,虽然身在官场,但对时政的不满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此外,这首诗创作的年代,正是南宋王朝面临内外交困的时期。北方的金朝对南宋构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而国内则政治腐败,民生困苦。在这种背景下,洪刍通过对高宗皇帝的悼念,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