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泐潭院

标题包含
题泐潭院
平生麋鹿性,名山恣幽寻。 历尽岩壑奥,始闻钟梵音。 中多不凋木,上有自呼禽。 许税俗士驾,兹焉聊洗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刍(1064年-1119年),字驹父,号老圃,北宋著名文人、官员。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洪适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 洪刍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我平凡的生活中,我渴望与麋鹿一样自然和自由。于是,我经常在名山中寻找那份宁静与孤独。经历了无数的崎岖险峻,终于听到了那来自远方的钟声和梵音。在这中间,有许多永不凋零的生命之树,上面还住着一些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鸟类。我希望可以借这个机会暂时卸下尘世的疲惫,在这幽静的山谷中净化我的心灵。
去完善
释义
1. 麋鹿性:喻指无拘无束的闲适生活态度。 2. 恣:尽情地。 3. 幽寻:寻找幽静之处。 4. 岩壑:山间深谷。 5. 奥:深处。 6. 钟梵音:寺庙中的钟声与诵经声。 7. 不凋木:常绿树木,比喻坚贞、持久。 8. 自呼禽:自由呼叫的鸟类。 9. 许税:允许征税。 10. 俗士驾:世俗之人的车马。 11. 兹焉:这里。 12. 洗心:洗涤心灵,表示心境的纯净。
去完善
赏析
《题泐潭院》是宋代诗人洪刍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名山的热爱和向往,以及通过游览名山来净化心灵的美好愿望。 首联“平生麋鹿性,名山恣幽寻”,表达了诗人天生喜欢与大自然亲近的个性,以及对名山胜景的热爱。诗人以麋鹿为喻,表现出自己渴望在山林中寻找宁静、悠然的生活态度。 颔联“历尽岩壑奥,始闻钟梵音”,描述了诗人在游览名山时所经历的艰辛过程,以及最终到达目的地时的喜悦心情。诗人通过攀登险峻的山岩和峡谷,体验到大自然的奥秘,并在心灵上得到了升华。 颈联“中多不凋木,上有自呼禽”,进一步展示了山中丰富的自然景观。“不凋木”象征坚韧和不屈的精神品质,而“自呼禽”则表现出生机勃勃、自由自在的生态景象。这些景象让诗人深感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 尾联“许税俗士驾,兹焉聊洗心”,抒发了诗人希望通过游览名山来洗涤内心的世俗杂念,达到精神净化的愿望。诗人认为,置身于如此美丽的山水之中,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使心灵得到放松和慰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泐潭院》是南宋文人洪刍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149年,即宋高宗绍兴十九年。 在南宋初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生疾苦。洪刍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对国家的现状感到忧虑和痛心。他曾任国子监主簿、尚书郎等职,但由于秉性耿直,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屡次被贬谪。在这首诗中,他以泐潭院的山水景色为引,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洪刍所处的时期正是南宋诗坛逐渐走向繁荣的时期。当时,许多文人士大夫关注社会现实,抒发爱国情怀,形成了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诗风。洪刍作为其中的一员,其作品也体现了这一时期的诗坛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