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曾元礼韵
卧龙山下阿兰若,漠漠烟城楚水西。
肯共扶筇同散步,来寻负郭慰卑栖。
曲肱睡稳门常掩,促膝谈深日已低。
他日相过如卜昼,南窗就我共羹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卧龙山下的阿兰若之地,那广阔的漠漠烟城和楚水之西。
愿与您一同携手散步,来到这负郭之处安慰我卑微的生活。
我们弯着手臂在门前安稳地休息,交谈甚欢直至太阳落山。
在未来的日子里,您若是前来拜访,我们可以一起共享阳光和藜羹。
去完善
释义
1. 卧龙山:山名,具体所指因地区不同而异,这里可能是作者所在地附近的山脉。
2. 阿兰若:原为梵语,意为“寂静处”或“无诤处”,后来泛指佛教寺庙。
3. 漠漠烟城:形容烟雾弥漫的城镇景象。漠漠,密布的样子;烟城,被烟雾笼罩的城市。
4. 楚水:古代楚国境内的水域,这里代指湖南等地。
5. 西:方位名词,指向西方延伸的水域。
6. 肯共扶筇:愿意一起拄着竹杖散步。肯共,愿意一起;扶筇,拄着竹杖。
7. 负郭:靠近城市郊区的地方。
8. 慰卑栖:慰藉自己简陋的居所。卑栖,简陋的住所。
9. 曲肱睡稳:弯曲手臂,安稳地入睡。曲肱,弯曲手臂;睡稳,安稳地入睡。
10. 促膝谈深:贴近膝盖,深入交谈。促膝,紧贴膝盖;谈深,深入交谈。
11. 卜昼:预测白天的时间长短。
12. 南窗:朝南的窗户。
13. 羹藜:藜菜汤。羹,汤汁;藜,一种草本植物,嫩叶可食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田园景象。诗人洪刍与友人曾元礼在山下的阿兰若处漫步,欣赏着漠漠烟城和楚水西的美景。他们在散步中畅谈心声,互相慰藉生活中的艰辛。诗人在描绘这样的场景时,巧妙地运用了“卧龙”、“阿兰若”、“漠漠烟城”、“楚水西”等词汇,将山水风光融入其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此外,诗人还通过描述“曲肱睡稳门常掩”和“促膝谈深日已低”的日常生活细节,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最后,诗人以“他日相过如卜昼,南窗就我共羹藜”结尾,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和期待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洪刍的高超艺术造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曾元礼韵》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洪刍所作的一首咏史抒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65年左右,正值南宋后期,金朝灭亡,元朝崛起之际。
在这个时期,洪刍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早年家境贫寒,勤奋好学,后来成为南宋的著名文人。然而,南宋后期政治腐败,国力衰弱,洪刍的个人命运也深受影响。他曾多次被贬谪,甚至一度被流放。尽管如此,洪刍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以诗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动荡不安,金朝灭亡后,蒙古铁骑迅速南下,对南宋构成严重威胁。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治斗争激烈。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洪刍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呼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