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僧庵二首 其一
海棠红映梨花白,拄杖芒鞋遶屋簷。
深树提壶空好语,无人沽酒送陶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海棠花红得与梨花相映照,白色的花瓣更显明媚。我撑着竹杖、穿着草鞋绕着屋檐行走。树林深处传来呼唤的声音,但却没有人在那里买酒送给陶渊明。
去完善
释义
1. 海棠红映梨花白:指海棠花与梨花同时盛开,花瓣颜色分别为红和白。
2. 拄杖芒鞋:拄着拐杖,穿着草鞋。
3. 深树提壶:在树林深处提着水壶,准备打水。
4. 空好语:徒有好言相劝,实际上并无帮助。
5. 无人沽酒送陶潜:没有人为我买来酒水,如陶渊明般享受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景象:春天里,海棠花和梨花竞相绽放,诗人拄杖穿着草鞋在屋檐下漫步。尽管树林深处的提壶鸟叫得如此动听,但这里没有人买酒来款待诗人和陶潜这样的隐士。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孤独和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戏赠僧庵二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洪刍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年-1279年),这是一个朝代更替、战乱频仍的时代。
在创作这首诗时,洪刍正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的年代。他亲眼目睹了金兵南下攻占中原地区,导致南宋朝廷南渡建立临时都城临安。在此背景下,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寺院僧侣亦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南宋时期的佛教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不少士大夫阶层开始关注宗教信仰问题。洪刍作为一位具有家国情怀的诗人,他将这种社会现象融入诗歌之中,借戏赠僧庵表达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综上所述,《戏赠僧庵二首 其一》的创作背景是在一个充满战乱的南宋时期,诗人在这个特殊时期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同情心描述了百姓的生活状况,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切以及对佛家思想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