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曾内相以绝句诗还予诗卷和其韵五首 其五

标题包含
曾内相以绝句诗还予诗卷和其韵五首 其五
世味著人浓似酒,交情向我薄于罗。 古今混混东流水,听取踏歌蓝采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刍(1064年-1119年),字驹父,号老圃,北宋著名文人、官员。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洪适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 洪刍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世间的味道浓如美酒,友情却淡薄得如同薄纱。 古往今来,时光就像混浊的东流水一样一去不返,让我们一同欣赏踏歌而来的蓝采和吧。
去完善
释义
"著人浓似酒":“著”表示附着、接触,这里形容世俗味道对人的影响就像美酒一样浓烈。 "交情向我薄于罗":"罗"是指一种丝织品,此句比喻友情对我淡薄如同丝绸般轻薄。 "古今混混东流水":指时间流逝如水,古往今来恍若一梦。"混混"原指水流的声音,此处作动词,意为混合、交融。 "听取踏歌蓝采和":引用了唐代的民间故事。蓝采和是一位经常在民间踏歌乞食的流浪艺人,他用歌声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这里通过引用这一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曾内相以绝句诗还予诗卷和其韵五首 其五》是宋代诗人洪刍所作。诗句以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世事的无常。 “世味著人浓似酒”:将世俗的味道比喻为浓烈的酒,表现了人世间纷繁复杂的情感和欲望,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交情向我薄于罗”:将人与人之间的交情比作轻薄的罗纱,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真实情感的淡薄与脆弱。这一句与上一句形成鲜明对比,揭示出世间百态。 “古今混混东流水”:借用古时的成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来形容时光流逝,表达出时间的无情和人世的沧桑。 “听取踏歌蓝采和”:引用唐代乐妓蓝采和的形象,表达了作者超脱尘世纷扰,追求自由生活的理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曾内相以绝句诗还予诗卷和其韵五首 其五》,是宋代诗人洪刍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96年前后,正值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洪刍正处于中年时期,他在政治生涯中几经沉浮,曾在地方任职,也担任过中央官职。然而,他并未得到皇帝的赏识,多次被贬谪。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热衷于诗歌创作。 在北宋时期,文人墨客之间相互唱和、切磋技艺的风气非常盛行。在这种背景下,洪刍与其他文人士大夫交流诗文,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他还曾与当时的著名文人苏轼、黄庭坚等人交往,他们的友谊对洪刍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