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作
沙觜弯环转柁牙,一衣带水遶城斜。
飞廉解使冯夷怒,渡口风吹荞麦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沙滩边弯曲的地方是船只转向的地方,一条河流环绕着城市的方向倾斜。海风使得冯夷发怒,河口的微风轻拂过盛开的荞麦花。
去完善
释义
1. 沙觜:河口地带的沙滩,这里指长江入海口。
2. 弯环:弯曲环绕,描述江水流经南京城的景象。
3. 柁牙:舵,此处形容船只。
4. 一衣带水:形容两地相隔很近,就像一条衣带那么宽的水流。
5. 飞廉:风神。
6. 冯夷:河神。
7. 渡口:水上交通要道。
8. 荞麦花:荞麦开花时呈现白色或粉红色。
去完善
赏析
《金陵作》这首诗描绘了南京一带的美丽风光和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首句“沙觜弯环转柁牙”形象地描述了长江沿岸的弯曲地形,以及船只在这里转舵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在航行中对环境的观察入微。接着,“一衣带水遶城斜”则形容南京城的美丽与繁华,巧妙地利用了“一衣带水”这个成语,使得画面生动起来。在“飞廉解使冯夷怒”这句中,诗人用神话传说中的角色来描绘大自然的力量,使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壮观。最后,“渡口风吹荞麦花”描绘了江边的渡口、风吹荞麦花的景象,让人联想到丰收的景象,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陵作》是宋代诗人洪刍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金陵(今南京市)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在此地的感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洪刍的生平。他生于北宋末年,正是国家动荡、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期。他在年轻时就表现出了极高的文学才华,受到了朝廷的重视。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遭到贬谪。这首诗就是在他被贬到金陵期间创作的。
在创作这首诗时,洪刍正身处金陵,这里的繁华景象与他的人生际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在诗中表达了对金陵美景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在北宋末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频发。这一时期的诗人,如洪刍等,往往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忧虑和关切。此外,金陵作为六朝古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这也是洪刍在诗中表达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