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陈使君韵三首 其二

标题包含
次陈使君韵三首 其二
循吏三年借寇君,宾筵春事一番新。 中山自可销千日,河朔宁须泥十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刍(1064年-1119年),字驹父,号老圃,北宋著名文人、官员。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洪适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 洪刍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你在过去三年中一直借助于优秀的老师,让我们在春日宴会上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以自己化解困难,而无需在困境中苦苦挣扎。
去完善
释义
1. "循吏":指有良好政声的郡县官吏,这里借指好的地方长官,这里指的是陈使君。 2. "借寇君":借用寇恂治理百姓的例子来赞美陈使君的德政。 3. "宾筵":指宴席或宴会。 4. "春事":春天的事情,这里比喻宴会的盛况。 5. "中山":汉代美酒的代称,这里指美酒。 6. "千日":形容时间长久,这里指美酒的可口程度。 7. "河朔":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这里指洪刍所在的地点。 8. "十旬":指一百天,这里用来形容长时间的繁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洪刍,这是一首颂扬地方官吏治理政绩的诗。诗中借用“借寇君”这一典故来描绘出使君在任期间的勤政爱民形象,将他的功绩比作“寇君”,表示对其的赞美和敬仰。同时,诗人用“宾筵春事一番新”来形容地方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表现出地方政通人和的局面。 诗人以“中山自可销千日,河朔宁须泥十旬”作为结语,暗含了治理国家的艰辛和责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位使君的钦佩之情。这里的“中山”和“河朔”都是指的地方,诗人通过比喻,暗示只要有了像使君这样的人才,国家就不愁治理不好。整体来看,这首诗是一首颂扬政治清明、民生安乐的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陈使君韵三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洪刍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47年,正值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个特殊时期,洪刍经历了宦海浮沉。他曾官至太常博士、秘书省校书郎等职,后因与权臣蔡京不和,被贬为江西南康军司理参军。在贬谪期间,他结识了陈使君等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当时,北宋王朝内外交困,政治腐败,民生凋敝。金兵不断南下侵扰,国家危在旦夕。在这种背景下,洪刍写下了这首表达忧国忧民之情和对未来期许的诗篇。他在诗中表达了对陈使君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感慨。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希望有才能的人能够为国家分忧解难。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