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内相以绝句诗还予诗卷和其韵五首 其二
月旦平生精藻鉴,短章七字粲星罗。
银钩虿尾争辉媚,岂减兰亭叙永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月亮照耀一生的精细鉴别,这短短几行的文字就像璀璨的星星罗列出来一样。无论是精致的银钩还是华丽的蝎子尾巴,都争着散发光芒,展现出最美的自己。这样的魅力又怎会逊色于那篇著名的《兰亭序》呢?
去完善
释义
1. 月旦:指评论人物或议论时事。
2. 平生:一生;毕生。
3. 精藻鉴:非常擅长品鉴诗文书画等。
4. 短章:篇幅较短的篇章。
5. 七字:这里指每句七个字的中国传统诗歌形式。
6. 粲星罗:形容星光照耀下繁星密布的场景,比喻诗篇繁盛如星星般璀璨。
7. 银钩虿尾:比喻书法线条的优美。银钩,一种书写工具;虿尾,蝎子尾巴的毒刺。
8. 争辉媚:争相散发光芒,互相媲美。
9. 岂减:哪里比...差。
10. 兰亭:指王羲之《兰亭序》,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作品。
11. 叙永和:指人们在一起谈论文学、友谊与人生哲理的时光。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作者洪刍以月旦比喻平生,即借指自己一生所作诗歌的鉴赏能力,并指出自己的作品如繁星般璀璨夺目。接下来的“银钩虿尾”描绘了书法作品优美的线条与结构,强调了自己的书法造诣,并表达了对自己作品的自信。最后,诗人通过提及兰亭序,将自身诗歌与传世之作相提并论,展现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个人才华的自信。整首诗韵律悠扬,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曾内相以绝句诗还予诗卷和其韵五首 其二》,是宋朝诗人洪刍所作。创作时间是公元1118年左右,属于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洪刍的家族地位显赫,他的父亲洪咨夔曾任朝官。然而,随着金兵入侵,南宋朝廷风雨飘摇,百姓生活困苦。洪刍作为文人士大夫,深感责任重大,他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同情。
在创作这首诗时,洪刍可能已经经历了一些人生的起伏。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仕途上有所建树。这使得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人生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在这个时代,文人墨客们常常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和人生感悟。洪刍也不例外,他在《曾内相以绝句诗还予诗卷和其韵五首 其二》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