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山谷韵 其二

标题包含
次山谷韵 其二
宝石峥嵘佛所庐,经宿何年下清都。 海市楼台涌金碧,木落牖户明江湖。 千波舂撞有崩态,万栋凌压无完肤。 巨鼇冠山勿惊走,欲寻高处垂明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刍(1064年-1119年),字驹父,号老圃,北宋著名文人、官员。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洪适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 洪刍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宝石闪耀犹如佛之居所,经过漫长岁月降临人间。 繁华的海市蜃楼涌现金银光辉,树木凋零时窗明几净如同湖面。 海浪拍打着千帆,有崩溃之势;万家灯火笼罩楼宇,却不见完好无损之处。 巨大的鳌鱼在山顶休憩,不要惊慌失措;寻找那高处悬挂的明珠吧。
去完善
释义
1. "宝石峥嵘佛所庐":这句意思是形容佛塔高耸入云。其中,"峥嵘"表示高耸的样子;"佛所庐"是指佛教的寺庙或佛塔。 2. "经宿何年下清都":这句是诗人想象仙境降临人间的景象。"经宿"表示经过一段时间;"清都"是天上的仙境。 3. "海市楼台涌金碧":这句描述海上仙山的景象,其中的"海市楼台"指的是一种海市蜃楼的幻景;"金碧"在此指金色的光芒。 4. "木落牖户明江湖":这句是说树木的叶子落在窗户前,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明亮的江水和湖泊。"木落"表示树叶凋落;"牗户"即窗户。 5. "千波舂撞有崩态":这句描绘波浪撞击岸边的情景,"舂撞"指猛烈撞击;"崩态"是说波浪冲击形成的崩溃状态。 6. "万栋凌压无完肤":这句形容巨浪拍打着岸边的高楼,使其受损。"凌压"是压迫、冲击的意思;"完肤"是完整无缺的状态。 7. "巨鼇冠山勿惊走":这句是在安慰山上的人不要惊慌逃跑,因为海上的大鳌使山稳固如山。"巨鼇"是大鳌,传说中的海中神兽;"冠山"表示山巅。 8. "欲寻高处垂明珠":这句是作者看到海市蜃楼的美景,想找到更高的地方去欣赏这一景观。"垂明珠"象征美景,"高处"表示较高的位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次山谷韵”为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感慨。首联描绘了峥嵘的宝石佛像,仿佛来自天宫的仙界,经年累月地守护着这片净土。颔联则把海面比作海市蜃楼般的繁华,金色与碧色交相辉映,犹如梦境般的美景。而在窗户明亮的房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平静的江湖水面。颈联描述了江面的波涛汹涌,万物在自然之力面前显得渺小无助。尾联则以巨大的鳌鱼顶着高山为喻,提醒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要关注身边的险境,怀着敬畏之心去生活。整首诗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叹,也有对生活的哲思,意境开阔,诗意盎然。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山谷韵 其二》是南宋诗人洪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4年,即南宋孝宗年间。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刚刚稳定下来,但由于金国的入侵和内部的权力斗争,社会矛盾仍然十分尖锐。 洪刍的人生经历颇具戏剧性。他曾官至尚书郎,但因卷入政治斗争而被罢官流放。在这段时间里,他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创作了许多反映民间疾苦的诗篇。这首《次山谷韵 其二》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的。 在诗中,洪刍以山谷(黄庭坚)的诗韵为引子,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描绘了一幅战乱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和对战争的痛恨。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国家中兴的期望,以及对文人墨客发扬民族精神的呼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