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高宗皇帝挽词 其三

标题包含
高宗皇帝挽词 其三
紫塞连沙漠,天亲堕杳冥。 竟能襄水祏,复见养慈宁。 孝道光千古,精神格上灵。 典谟垂不尽,赫赫照丹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刍(1064年-1119年),字驹父,号老圃,北宋著名文人、官员。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洪适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 洪刍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紫色边塞连接着无垠的沙漠,遥远的天空中闪烁着亲人们的关爱。在襄水的寂静之中,我们看到了善良和安宁。孝道的光芒照亮了千年时光,精神的力量震撼着天地灵魂。那些永恒的经典与圣训,就像灿烂的阳光照耀着世间万物。
去完善
释义
1.紫塞:长城的别称。 2.天亲:指周文王。 3.襄水祏:指治理国家之事。 4.养慈宁:指圣母太后。 5.光千古:照耀千年。 6.精神格上灵:意志高尚与上天相通。 7.典谟:治国之道。 8.丹青:中国画的颜料。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挽词中,作者以高宗皇帝的离世为主题,描绘出一幅广袤的疆土图景,并借以表达了对此事件深刻的历史影响和感慨。“紫塞连沙漠”暗示了皇家威严与自然的壮丽融合。 “天亲堕杳冥”描绘了皇帝辞世的黯然情景。接着,“襄水祏”比喻皇帝治国安邦的政绩,“养慈宁”则是对皇恩浩荡的颂扬。“孝道光千古,精神格上灵”赞颂了高宗皇帝的孝道和精神风范。最后两句“典谟垂不尽,赫赫照丹青”则以抽象的形式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寓意皇家的道德和智慧将永远照耀后世。整首诗词格调庄重,语言华瞻,充满了对皇帝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高宗皇帝挽词 其三》是南宋诗人洪刍于绍兴八年(1138年)所作。在这一年里,洪刍奉命出使金国,见证了南宋时期国家局势的紧张和民族矛盾的激化。这段经历无疑深刻地影响了他此后的人生轨迹和诗歌创作。 当时,南宋正面临来自北方金国的巨大压力,双方战局胶着。而洪刍身为使臣,肩负着为国家纾解危难、争取和平的重任。然而他亲眼目睹了金国对南宋的无情侵扰和对百姓的痛苦折磨,感受到了家国之悲、民族之苦。这使他痛苦不已,并引发了内心强烈的责任感。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洪刍创作的这首《高宗皇帝挽词 其三》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失去家园的人民的深切同情。他通过悼念逝去的皇帝,抒发了南宋士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担当。诗中的意境悲壮而哀婉,反映出作者在当时动荡时局下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