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皇帝挽词 其八
北内神灵地,期期亿万年。
岩廊明圣日,宇宙戴尧天。
乐事湖山在,英徽雅颂传。
那知开玉锁,不恋地行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北方宫殿灵光之地,期待亿万年的岁月。
朝堂上圣贤光辉照耀,宇宙承蒙尧舜天的恩泽。
湖山的快乐依然存在,英明的声誉和优美的赞美诗歌传承不息。
怎料打开玉锁之封印,不愿留恋地上行仙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北内:古代皇宫有南北之分,北为后廷,南为前廷。这里的“北内”指的是皇帝的居处。
2. 神灵地:指皇宫中供奉神灵的地方。
3. 期期亿万年:期望国家繁荣昌盛千万年。
4. 岩廊:这里代指宫殿或朝廷。
5. 明圣:指贤明的君主。
6. 宇宙戴尧天:指天下百姓都在尧的仁政下生活。
7. 乐事:欢乐的事情。
8. 湖山:指杭州西湖的美景。
9. 英徽:指皇帝的美好品德和光辉业绩。
10. 雅颂:指赞颂皇帝的诗歌。
11. 开玉锁:指登上皇位。
12. 不恋地行仙:指皇帝不愿做逍遥的仙人,而是愿意治理国家。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高宗皇帝挽词 其八》,为北宋诗人洪刍所作。首联“北内神灵地,期期亿万年”以高宗皇帝的陵墓比喻神灵之地,表达了对其万世长存的期盼。接下来“岩廊明圣日,宇宙戴尧天”描绘出高宗时期国家的繁荣昌盛和皇帝的圣明。中间“乐事湖山在,英徽雅颂传”赞美了高宗的政绩和高尚品质,让国家乐土得以保存,名垂青史。最后“那知开玉锁,不恋地行仙”则表达了惋惜之情,没想到这位伟大的皇帝早早离世,未及尽享荣华,令人扼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高宗皇帝挽词 其八》是北宋著名文人洪刍于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创作的哀悼高宗皇帝的挽词组诗之一。当时,正值北宋王朝政治相对稳定的时期,神宗、哲宗两位皇帝的改革使得国家经济逐渐恢复,文化艺术得到繁荣发展。
洪刍生活在这一时期,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年轻时即已崭露头角。然而,他在仕途中却历经坎坷,曾多次被贬谪。在创作这首挽词时,洪刍可能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对高宗皇帝的离世感到痛心疾首。
作为挽词,《高宗皇帝挽词 其八》表达了洪刍对高宗皇帝的深切哀悼之情。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高宗皇帝的仁厚品质和高尚情操,表达了对先帝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洪刍对于时代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热切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