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即事 其一
岘台著色山水,南湖罨画池塘。
欲买浮家泛宅,个中端坐迷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岘山景色如画,南湖的池塘倒映出美艳的风景。想要购买一艘小船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自由飘荡,享受这美妙的风景带来的陶醉和愉悦。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临川:古县名,在今江西省抚州市。
2. 洪刍:宋代文人,官至吏部尚书。
3. 岘台: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的一座山。
4. 着色:描绘色彩,这里指山水画。
5. 南湖: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的一处湖泊。
6. 罨画:一种绘画技法,以色彩浓烈为特点。
7. 浮家泛宅:指在水面上建造的房屋,形容漂泊不定的生活。
8. 个中:其中,这个范围内。
9. 端坐:正坐,端正地坐着。
10. 迷藏:捉迷藏,一种儿童游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岘台山水的景色,南湖池塘的生动画面。诗句“岘台著色山水,南湖罨画池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景色的眷恋之情。
紧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过上隐逸生活的愿望,希望通过购买一处浮家泛宅,在这美丽的山水间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欲买浮家泛宅,个中端坐迷藏”这两句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渴望摆脱纷扰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纯净、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川即事 其一》是宋代诗人洪刍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如下:
洪刍生活在北宋末年,这是一个政治腐化、社会动荡的时期。他在当时担任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知县,负责当地的政务管理。在他的任职期间,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疾苦,感慨万分,于是创作了这组《临川即事》诗篇,以表达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和对统治者腐败的痛心。
这首诗是洪刍在临川任上观察当地风土民情时创作的。在这首诗中,他描绘了临川地区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这一时期,洪刍虽身处官场,但他对百姓的生活困苦和政治腐败深感忧虑。此外,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外患不断,民生凋敝,这也为洪刍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思考。
综上所述,《临川即事 其一》这首诗歌是在北宋末年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诗人洪刍在这一时期担任临川知县,关注民生疾苦,通过描绘临川地区的自然风光和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百姓生活困苦的关切和对统治者腐败的痛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