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因读梅圣俞六鹤诗或令余别赋之 理毛

标题包含
因读梅圣俞六鹤诗或令余别赋之 理毛
飘飘青田质,敛翼在亭皋。 回此碧玉喙,刷我白雪毛。 顾影矜羽仪,孔翠非其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刍(1064年-1119年),字驹父,号老圃,北宋著名文人、官员。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洪适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 洪刍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轻盈的蓝鸟,栖息在亭台岸边。 回首用那绿宝石般的嘴,梳理着我雪白的羽毛。 顾盼自雄,我的羽翼宛如翡翠般华丽,那些孔雀和翠鸟并不配与我相比。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青田”指的是浙江温州地区,是古代著名的鹤产地。 2. “亭皋”表示水边平地上的亭子,这里借指栖息地。 3. “碧玉喙”形容鹤嘴的颜色如碧玉一般碧绿透亮。 4. “白雪毛”描绘了鹤羽毛洁白如雪的特点。 5. “孔翠”指孔雀和翡翠,比喻美丽的鸟类,这里用来与鹤对比。
去完善
赏析
《因读梅圣俞六鹤诗或令余别赋之 理毛》这首古诗描绘了鹤的优雅姿态和优美气质。诗人通过对鹤的羽毛、嘴喙和身影的描述,展现了鹤的高洁形象。首句“飘飘青田质”表现出了鹤的轻盈体态,接着用“敛翼在亭皋”来描绘鹤栖息的场景。随后通过“回此碧玉喙,刷我白雪毛”来形容鹤美丽的羽毛和锐利的嘴喙。最后两句“顾影矜羽仪,孔翠非其曹”则强调了鹤与孔雀翠鸟相比的独特之处,表达了诗人对鹤的高度赞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因读梅圣俞六鹤诗或令余别赋之 理毛》是宋代诗人洪刍所作。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为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在这个时期,宋哲宗年幼继位,由高太后垂帘听政,重用司马光、吕公著等保守派大臣,恢复旧法,史称“元祐更化”。而洪刍正是这个时期的一位文人士大夫,曾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等职。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洪刍可能正处于一种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反思之中。他可能读到了梅圣俞的六鹤诗,深受启发,从而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因读梅圣俞六鹤诗或令余别赋之 理毛》。在诗歌中,他以鹤为喻,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元祐年间,虽然社会政治相对稳定,但在文化领域,文人墨客们仍然充满了忧患意识。他们关注国家命运,关心民生疾苦,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忧虑和期望。这种时代背景对洪刍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他的作品具有了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