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师川韵 其一
与君城北寺,取次对床眠。
坐即棋中隠,时逃醉里禅。
相招从白社,不拟问青天。
但有加餐饭,无田亦愿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与你一同在城北寺庙里,轮流躺在床上休息。
闲暇时就下棋消遣,偶尔也借酒逃避世俗烦恼。
我们相互邀请一起加入白社,不打算追求荣华富贵。
只要三餐温饱就好,有没有田地并不重要,只要心境平和就够了。
去完善
释义
1. "次师川韵":题目。“次”是按其字面意义排列的意思;"师川"为作者朋友的名字,他的诗歌韵律被洪刍模仿。
2. “与君城北寺”:主语是作者自己,动词“与”,对象是“君”。城,城市;北寺,寺庙名。句子意思是与友人一同来到城市的北寺。
3. “取次对床眠”:取次,随便、任意。对床眠,躺在同一张床上睡觉。表达的是与友人相处随意,共同休息的状态。
4. “坐即棋中隠”:坐着的时候就在棋盘上进行较量。坐,坐着的时候;即,就;棋,下棋;中,中间;隠,隐藏。整句描述了作者与友人闲暇时进行围棋对弈的情景。
5. “时逃醉里禅”:时,时常;逃,逃离;醉,喝醉了;里,里面;禅,佛教用语,这里指禅定的状态。句子含义是说作者在与友人对弈的时候,不时地沉醉在禅定般的心境之中。
6. “相招从白社”:相招,互相邀请。白社,古代隐士所居的地方,泛指简朴的处所。意思是我们互相邀请对方到简易的地方相聚。
7. “不拟问青天”:拟,打算;问,询问;青天,广阔的天空,喻指人间世事。此句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态度,他们并不关心世俗之事。
8. “但有加餐饭”:但,只要;有,存在;加,增加;餐,吃饭;饭,食物。诗句传达了只要有足够的食物填饱肚子的简单生活愿望。
9. “无田亦愿年”:无田,没有田地。愿,愿意;年,年份,时间。意思是即使没有自己的田地,也愿意过上平静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洪刍的一首描绘友情、生活及哲学思考的诗作。“次师川韵”意为和诗,这是洪刍给他的朋友写诗的回应。全诗洋溢着一种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与君城北寺,取次对床眠。”点明了两位好友相聚的场景,在北方的一座寺庙里,随意地躺在同一张床上休息。这里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无间,以及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的乐观精神。
颔联“坐即棋中隠,时逃醉里禅。”是说两人在闲暇之余,下棋为乐,常常陶醉于酒精带来的短暂逃避,这也寓含着生活的无奈和禅意。这里的“禅”指的是佛教的超脱心境,表达了诗人在困厄生活中的超然态度。
颈联“相招从白社,不拟问青天。”意味着他们虽然生活在贫病交迫的环境中,但内心依然保有高雅的情操,相互邀约唱和诗歌,而无意去求取功名。这反映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对世态炎凉的超脱。
尾联“但有加餐饭,无田亦愿年。”表明了诗人的期待,只要能保证日常的温饱,就算没有土地也愿意这样度过一年又一年。这是一种质朴而又豁达的人生态度,显示了诗人在困境中对生活的珍视。
整体来说,这首诗充分展示了诗人洪刍在面对困苦环境时所表现出的乐观、坚韧和淡定心态。他以自身的经历诠释了对人生哲学的独特理解,使这首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师川韵 其一》是南宋诗人洪刍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50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洪刍经历了多次官场沉浮,曾担任过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位。然而,由于他的正直性格和对时政的忧虑,他在官场上屡受排挤,最终在公元1150年被贬谪到四川。
在南宋时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金国对南宋边境不断侵扰,使得民生疾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背景下,洪刍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对国家的现状感到痛心疾首。他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呼唤社会正义和国家繁荣。
在这首诗中,洪刍以师川(北宋著名文人苏轼)的诗韵为灵感,表达了自己在贬谪生涯中的孤独和迷茫。他以“船”自喻,表达了在社会大潮中随波逐流的无奈;以“风”象征时代的动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整首诗情感深沉,富有哲理,展现了洪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素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