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酒官
吏部瓮间应烂醉,渊明篱下祗空杯。
径须道士常持满,拉取青州从事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吏部:古代中央官署名,主管官员任免调动等事,这里泛指官员。
2. 瓮:一种陶制容器,可以装水或酒。
3. 渊明: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喜欢饮酒。
4. 篱下:陶渊明有诗“采菊东篱下”,这里用来形容他饮酒的地方。
5. 径须:应该立即。
6. 道士:这里指酿酒的人。
7. 持满:把酒装满。
8. 青州从事:汉代州名,位于今山东一带,这里指青州的酒。
去完善
赏析
《戏酒官》是宋朝诗人洪刍的一首描绘官场饮酒生活的诗。诗中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官场酒宴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首联“吏部瓮间应烂醉,渊明篱下祗空杯”,诗人以吏部的官员和陶渊明作对比。吏部的官员终日沉溺于酒宴之间,烂醉如泥;而陶渊明的篱笆下却只有空杯,表达出陶渊明对生活的超脱与淡泊。这一对比揭示了诗人对官场酒宴的讽刺和厌恶。
颔联“径须道士常持满,拉取青州从事来”,则是诗人想象自己若能像道士一样超凡脱俗,摆脱世俗的烦恼,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青州从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酒,此处借用表示美好的事物。诗人希望这样美好的生活能随时来到他的身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戏酒官》是宋代诗人洪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19年,即北宋末年。在这个时期,宋徽宗赵佶在位,北宋政权逐渐走向衰落。洪刍作为当时的文人,对时政有着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
在诗人的生活中,他曾担任过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职位,但因与权臣不和而被贬为京西路转运副使。这使他对于官僚体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创作《戏酒官》时,他可能已经预感到北宋政权的危机,因此通过讽刺酒官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当时官场腐败和无能的不满。
在诗歌的创作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北宋末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的现象。例如,宦官权力日益膨胀,地方官员贪腐成风,民众生活困苦等。这些都为洪刍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批判现实的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