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张元干

标题包含
送张元干
自昔张平子,愁来赋四愁。 行看车马客,坐觉岁时流。 明月江山夜,候虫天地秋。 怪君有底急,不肯少迟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刍(1064年-1119年),字驹父,号老圃,北宋著名文人、官员。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洪适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 洪刍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曾经有位名叫张平子的文人,在忧愁的时候写下了《四愁诗》。他看着来往的车马客人,感叹时光如流水般消逝。在明亮的月光下,江山显得更加美丽;秋天的夜晚,聆听着自然的声音,感到无比宁静。奇怪的是,为什么你会如此着急呢?为什么不稍稍停留一下,品味这美好的时光呢?
去完善
释义
1. 自昔张平子:指东汉的文学家张衡,字平子。这里是作者以张衡来自喻。 2. 愁来赋四愁:张衡曾作《四愁诗》,抒发心中的忧愁。这里引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也像张衡那样满怀愁绪。 3. 行看车马客:意指看着来来往往的过客。 4. 坐觉岁时流:意指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 5. 明月江山夜:描绘出夜晚江山的壮丽景色。 6. 候虫天地秋:候虫,即昆虫,这句意思是秋天到来时,昆虫的活动明显减少,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7. 怪君有底急:怪,责怪;君,你;有底急,为什么如此着急。 8. 不肯少迟留:不肯稍微慢下脚步。
去完善
赏析
《送张元干》这首诗是诗人洪刍写给朋友张元干的送别诗。在这首诗中,洪刍通过对张平子的描绘,表达了对于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不舍。 首联“自昔张平子,愁来赋四愁”,诗人以汉代才子张平子(即张衡)作比,暗示张元干的才情横溢。同时用“愁来赋四愁”的典故,渲染离别的哀愁气氛。 颔联“行看车马客,坐觉岁时流”,诗人描述了车马行人匆匆而过的场景,借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其中“坐觉”一词形象地刻画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受。 颈联“明月江山夜,候虫天地秋”,诗人通过描绘夜晚江山的壮丽景色和天地间的虫鸣,展现了秋天的寂寥和离别的惆怅。 尾联“怪君有底急,不肯少迟留”,诗人责怪友人为何如此匆忙离去,不愿稍作停留。这里的“怪”字,看似责怪,实则饱含着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张元干》是宋代诗人洪刍的一首送别诗,创作于北宋末年,具体时间约为公元1120年左右。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北宋末年正值金国崛起、边疆危机四伏之际。政治腐败,民众疾苦,而皇帝宋徽宗却醉心于书画、园林等艺术领域,无暇顾及国家大事,导致局势愈发严重。在这期间,洪刍作为朝廷的一名官员,对国家的现状忧心忡忡,无奈却又无法改变现实。 在个人际遇方面,洪刍在朝为官时曾直言谏议,但因触犯权贵而被贬谪至地方任职。他在地方任职期间,亲眼目睹了民间的疾苦,对国家的前途更加忧虑。与此同时,他的好友张元干即将离开故乡,前往异地任官,临别之时,洪刍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