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跋橘帖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跋橘帖二首 其一
苏州句法追彭泽,九日题诗兴有余。 可是门生藏橘帖,不劳博物见新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刍(1064年-1119年),字驹父,号老圃,北宋著名文人、官员。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洪适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 洪刍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苏州句法":指宋代诗人苏东坡的诗歌风格,他以通俗的词语表现深沉的情感,追求自然质朴的诗风。 2. "彭泽":东晋诗人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以田园诗著称,其诗歌语言质朴,情感深沉,被认为是苏轼的前辈。 3.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4. "门生":学生的意思。 5. "橘帖":陆游诗集中的一篇作品,内容描述重阳时节,门前采摘橘子的情景。 6. "博物":指汉代学者张衡所著的《博物志》一书,是一部关于地理、动植物、神话传说的著作。 7. "新书":新出版的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洪刍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彭泽(陶潜)诗歌风格的赞赏以及对门生珍藏橘帖的赞美。诗人用“苏州句法”和“九日题诗”表达了对陶潜诗歌的热爱和对重阳佳节的热衷。“不劳博物见新书”则表现了门生珍藏的橘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学的深厚造诣,又展现了其欣赏和珍视文化遗产的人文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跋橘帖二首 其一》是北宋著名诗人洪刍的一首题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00年,即北宋元符三年,当时洪刍担任尚书省左司员外郎一职。这一年,正值宋徽宗即位,历史称之为北宋末年的崇宁时期。 在这个特殊时期,国家政治复杂多变,社会矛盾激化,民生疾苦重重。而洪刍作为文人雅士,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自然感慨万千。他通过对一件书法作品《跋橘帖》的鉴赏,表达了自己对人生、艺术、道德等方面的见解和感慨。在这首诗中,他以橘子为引子,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艺术的赞美。 首先,从诗句中可以看出,洪刍在观赏这幅作品时,脑海中浮现出自己曾经品尝过的美味橘子的景象。这让他想起自己在青年时期曾游历江南地区的美好时光。那时,他与友人一同欣赏着江南的美景,品尝着新鲜的橘子,畅谈诗歌文学,无忧无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美好的回忆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是现实的烦恼和忧虑。 其次,洪刍在诗中还提到,他曾在皇宫中担任要职,见证了皇室贵族的奢侈生活。然而,他认为这种荣华富贵并非永恒,反而易逝如烟。这使他意识到,只有艺术和道德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艺术的赞美,认为艺术作品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承后世。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