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张道圣

标题包含
赠张道圣
曲江忠荩蔼前修,晚岁差池恨未休。 鼻祖声名高岭海,耳孙诗礼尚风流。 眼中韶石还家梦,客里西山脱叶秋。 示我开元余翰墨,怀贤抚事却成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刍(1064年-1119年),字驹父,号老圃,北宋著名文人、官员。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洪适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 洪刍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曲江忠诚典范流传千古,晚年仍留下遗憾无法弥补。 始祖声誉显赫如高山大海,后代子孙继承诗书礼仪风度依旧。 回到故乡看见美好的风光如画,旅居外地感受秋天的落叶萧瑟。 翻阅开元盛世留下的书画墨宝,怀念先贤往事心中却不免忧愁。
去完善
释义
1. 曲江: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东南郊,是中国唐代著名的风景区,也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在这里,洪刍表达了他对张道圣的忠诚和支持。 2. 忠荩:忠诚无私的品质。 3. 前修:指前辈或先贤。 4. 晚岁:晚年。 5. 差池:意指失误、不完美。 6. 鼻祖:始祖,最早的祖先。这里指张道圣的高尚品质和高尚声誉。 7. 耳孙:子孙后代,这里指洪刍自己。 8. 诗礼:诗歌和礼仪,这里指文化修养。 9. 韶石:古代传说中的神奇石头,可以使人变年轻。这里用来象征家乡的美好回忆。 10. 脱叶秋:指秋天树叶脱落的时候,表达了诗人离家在外的心情。 11. 开元:唐朝唐玄宗年号(713-741),是唐朝鼎盛时期。这里用来形容张道圣的诗才。 12. 翰墨:书法,这里指张道圣的书法作品。 13. 怀贤:怀念贤人,这里指张道圣。 14. 抚事:回忆往事,这里指回忆起与张道圣的交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赠张道圣”,是诗人洪刍为好友张道圣所写。诗歌以曲江、忠荩、前辈、晚年等关键词描绘了张道圣的才学和品行,同时表达了诗人在岭南地区的离群索居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联,“曲江忠荩蔼前修,晚岁差池恨未休。”句中“曲江”是古人常用来指代才子的典故,如唐代才子杜牧有诗云:“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此处用曲江来形容张道圣的才华横溢。“忠荩”意为忠诚正直的品质,体现了诗人对张道圣道德品质的赞美。“前修”指的是前辈们的高尚品行。诗人通过比喻和借代,描述了张道圣的才能和品德,使读者对他的形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晚岁差池恨未休”,意思是诗人自己到了晚年还在不断追求进步,为过去未能完成的事情感到遗憾。 颔联,“鼻祖声名高岭海,耳孙诗礼尚风流。”句中“鼻祖”指的是张道圣的祖先,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张道圣家族声望的敬意。“耳孙”为第七代孙的意思,这里诗人以此自嘲,表示自己虽然是张道圣的朋友,但相对于他的祖祖辈辈,自己只是一个晚辈。“诗礼尚风流”则是对张道圣才学的赞美,同时也是对自己诗才的谦虚表述。这两句是诗人对于与张道圣关系的表达,其中既有对朋友的赞扬,也有对自己的谦逊态度。 颈联,“眼中韶石还家梦,客里西山脱叶秋。”句中的“韶石”是指南宋时期的一座名山,诗人以韶石代指故乡,表达了希望回到家乡的美好愿望。而“客里西山脱叶秋”则是诗人对于自身漂泊生活的感慨,句中“脱叶秋”意味着秋天到来,树叶凋零,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的寂寥之感。这两句主要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处境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示我开元余翰墨,怀贤抚事却成愁。”句中“开元”是唐朝的一个盛世,这里诗人用它来表达对古代圣贤的敬仰。“示我开元余翰墨”表示诗人愿意学习古代圣贤的优秀品质,不断提高自己。“怀贤抚事却成愁”则表示诗人虽然希望学习圣贤,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却无法如愿以偿,这使得诗人感到惆怅和失落。这是诗人对生活无奈的一种表达,也是对自身追求的一种写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张道圣》是南宋诗人洪刍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正值金国攻占中原时期。其时诗人身处战乱之中,感慨万千。 洪刍出生于书香门第,他早年的生活颇为安稳。然而随着金国的侵略,中原地区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也未能幸免,他曾被迫北上至金国境内。在北方生活的几年里,洪刍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不幸。这使得他对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这段时间里,洪刍结识了张道圣这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两人一起谈论家国大事,共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在这样的背景下,洪刍创作了这首《赠张道圣》。 诗人以松、鹤等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描绘出张道圣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仰,同时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展示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