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子字韵呈郑太玉

标题包含
次子字韵呈郑太玉
斯文不可见,犹欣识之子。 端如逃虚空,而闻跫音喜。 历历海南事,细话倾我耳。 悠悠世上情,毁誉私彼己。 是事姑置之,斯文长已矣。 风味契渊明,流落逾子美。 从来直如弦,多作道边死。 寄声柳柳州,未用斩曲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刍(1064年-1119年),字驹父,号老圃,北宋著名文人、官员。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洪适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 洪刍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斯文:指郑太玉的文才和品行。 2. 犹欣:仍然高兴。 3. 逃虚空:形容郑太玉的品行高洁,如同在尘世之外。 4. 跫音:脚步声,这里比喻听到郑太玉的消息。 5. 海南事:指郑太玉在南荒之地的生活经历。 6. 毁誉:诽谤和赞誉,这里指人们对郑太玉的评价。 7. 是事:这些事,指前面的议论。 8. 斯文长已矣:意思是郑太玉的文才品行将永远流传。 9. 风味:风度、气度。 10. 契:符合,相似。 11. 渊明:陶渊明,这里是作者自比。 12. 逾:超过。 13. 子美:杜甫的字,这里是作者以杜甫自比。 14. 从来:向来,一直。 15. 直如弦:像弓弦一样正直。 16. 多作:多次成为。 17. 道边死:死在路边,指郑太玉的遭遇。 18. 寄声:传话。 19. 柳柳州:柳宗元,因曾任柳州刺史而得名。 20. 未用:不用。 21. 斩曲几:古代寓言,意思是牺牲自己来求取功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洪刍的作品,表达了他与郑太玉的友谊以及对世事的看法。诗的开头“斯文不可见,犹欣识之子”表达了诗人对于斯文的敬仰和对朋友相识的喜悦。接下来“端如逃虚空,而闻跫音喜”则强调了他们之间的友情如同在虚空中听见脚步声一般让人欣喜。 “历历海南事,细话倾我耳”描绘了两人之间亲密的交流,分享彼此的故事。然而,世事如云,“悠悠世上情,毁誉私彼己”,诗人在此提醒我们要把个人的毁誉置之度外。 “是事姑置之,斯文长已矣”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坚守斯文的信念。紧接着“风味契渊明,流落逾子美”则是以陶渊明和杜甫为例,表达了对他们生活的向往和他们才情的赞美。 诗的后半部分“从来直如弦,多作道边死。寄声柳柳州,未用斩曲几”是对正直之士不幸遭遇的惋惜,同时也呼吁郑太玉不要像柳柳州一样为了迎合世俗而改变自己的品质。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子字韵呈郑太玉》是北宋诗人洪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09年,此时正是宋徽宗时期。在这一年里,洪刍进士及第,被授予太学正的职务。 在这个特殊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北宋新政”正在进行中。宋徽宗赵佶推行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旨在强化中央集权、振兴国家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洪刍作为朝廷官员,积极参与新政的实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 此外,这个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黄金时代。诗人在文学创作方面表现出色,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治理和民众福祉的关注。在这首诗中,洪刍以谦逊的语气向友人郑太玉请教,展示了自己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