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题二首 其一
槐下枣花纂纂,麦秋葚子离离。
不沽十千美酒,难消三百枯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槐花树下枣花盛开,丰收的季节桑葚挂满枝头。 不喝上好的美酒,难以排解下棋时的枯涩乏味。
去完善
释义
1. "槐下":指槐树之下。
2. "纂纂":繁茂的样子。
3. "麦秋":指收割麦子的时候,是秋天的一部分。
4. "葚子":桑葚,是桑树的果实。
5. "离离":形容果实繁多的样子。
6. "沽":买或卖的意思。
7. "十千美酒":比喻美酒的佳酿。
8. "三百枯棋":三百颗棋子,指的是下棋游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眼中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田园景象。“槐下枣花纂纂,麦秋葚子离离”两句生动地展现出初夏时节的田野风光:槐花满树,枣花开得密密麻麻;成熟的桑葚挂满枝头,色泽鲜艳。这种浓郁的乡村景致和丰收的景象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写道:“不沽十千美酒,难消三百枯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没有美酒相伴,无法消遣悠哉的生活;没有友人的陪伴,难以排遣内心的寂寥。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自然与人事相映成趣的手法,流露出自己崇尚清静、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阙题二首·其一》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洪刍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86年,正是北宋哲宗元祐年间。在这期间,宋哲宗亲政,推行新法,提倡学术研究,诗歌创作也逐渐繁荣。
在这个时期,洪刍的个人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地方官职,了解民间疾苦,这也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在官场上的道路并不顺利,多次遭到贬谪。这使他对于人生的看法更加深刻,也为他创作《阙题二首》这样的诗歌提供了契机。
在北宋哲宗元祐年间,社会政治氛围相对宽松,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较为频繁。这使得洪刍有机会结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诗歌创作的技巧和主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洪刍创作了这首《阙题二首·其一》,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世间万象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