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戏余天申 其二

标题包含
戏余天申 其二
贾谊洛阳推最少,相如蜀郡更多才。 异书且觅金楼子,俊采空归玉镜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刍(1064年-1119年),字驹父,号老圃,北宋著名文人、官员。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洪适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 洪刍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贾谊在洛阳以卓越的才华著称,司马相如则在蜀郡展现出更多的才能。寻求与众不同的书籍,我们可探寻《金楼子》;如此出众的人才却只能回归平凡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贾谊洛阳":贾谊,西汉时期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洛阳,古代九州之一,位于今河南省西部及北部。这里用来比喻洪刍自己,表示自己像贾谊一样才华横溢。 2. "相如蜀郡":司马相如,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曾任蜀郡太守;蜀郡,即今四川省一带。这里用来形容司马相如的才华,表示他担任蜀郡太守时才能尽显。 3. "异书且觅金楼子":异书,指不同类型的书籍;金楼子,南朝梁元帝萧绎所著的一部文学评论作品,旨在探讨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这里表示想要寻找和研究各种类型的书籍,以拓宽自己的视野。 4. "俊采空归玉镜台":俊采,指优秀的人才;玉镜台,古代用于照面的器具。这里表示虽然有众多优秀人才,但他们的才能却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通过比较贾谊与司马相如的才华,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学与人品的重视。诗中以“异书且觅金楼子”来形容洪刍的博学多识,同时以“俊采空归玉镜台”来强调他虽有才华却无法施展的无奈。这种对比手法使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也充分展示了诗人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戏余天申 其二》是宋代诗人洪刍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确定在北宋时期,具体年份不详。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代,许多著名诗人如苏轼、辛弃疾等都活跃在这个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洪刍正处于他的人生低谷。他曾担任过知州、通判等职务,后因故被贬至四川,人生道路发生了巨大转折。在这段时间里,他失去了政治上的地位,生活也颇为艰辛。然而,正是在这样的逆境中,他的诗歌创作却达到了高峰。 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是北宋中期,当时社会繁荣,经济发达,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然而,在这个看似繁华的表面下,却也隐藏着深刻的危机。由于政治腐败、土地兼并等问题日益严重,农民起义和社会动荡不断发生。这些社会现象都对洪刍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