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赠王允叹

标题包含
寄赠王允叹
楚俗禨祥古所尤,迎神箫鼓沸香湫。 真成娶妇谀河伯,亦有韩生笑沐猴。 毁校可无东里子,斩巫谁是左黄州。 讵知恤纬非嫠事,白屋何妨肉食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刍(1064年-1119年),字驹父,号老圃,北宋著名文人、官员。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洪适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 洪刍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楚地风俗自古即为众人所忧,迎接神明时吹箫击鼓声震香炉。仿佛真的在替河伯娶亲,有人对此嗤之以鼻如笑沐猴。虽然无法阻止这种荒诞之事,但有人能像东里子那样发声指责;又有谁能够像左黄州一样去斩杀那些巫师呢?岂不知担忧纺织并非寡妇的事情,即使简朴之居也不妨碍谋求丰盛的美食。
去完善
释义
1. 楚俗:指楚国地区的风俗习惯。 2. 禨祥:祈求吉祥。 3. 古所尤:古代就已经存在。尤,特别,此处为强调。 4. 迎神:迎接神明。 5. 箫鼓:吹箫击鼓,形容热闹的场景。 6. 香湫:指香炉中的烟雾。 7. 真成:真的成为。 8. 娶妇:比喻河伯娶妇的传说。 9. 谀:奉承,拍马屁。 10. 韩生:指韩愈。 11. 沐猴:沐猴而冠的典故,讽刺人的虚有其表。 12. 毁校:指批评学校制度。 13. 可无:可以没有。 14. 东里子:孔子弟子公冶长,曾为东里子家臣。 15. 斩巫:指处决巫师。 16. 左黄州:宋代曾任黄州刺史的陈希亮。 17. 讵知:哪知道。 18. 恤纬:忧国忧民。 19. 嫠事:指寡妇的事务。 20. 白屋:指普通百姓的房屋。 21. 肉食谋:指达官贵人的谋划。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通过讽刺手法揭示了楚地迷信活动的荒诞性,以及对那些借神明之名行诈骗之实的人进行了批评。诗人将“迎神箫鼓沸香湫”的盛况与“真成娶妇谀河伯”的丑态相对照,凸显了人们盲目崇拜的现象。接着用“亦有韩生笑沐猴”强调了自己的理性立场,质疑这种愚昧行为。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毁校可无东里子”和“斩巫谁是左黄州”来暗示对这些迷信活动进行打击的必要性。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期望人们摆脱愚昧,以理性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愿望。整首诗以批判的视角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弊端,展现了一位有责任感的诗人的敏锐洞察力和坚定信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赠王允叹》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诗的作者是洪刍。 在公元1069年至1077年间,洪刍出任过宋朝的官员,他在政治上的活跃度不高,但颇有才华,留下了一些诗歌作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洪刍在这期间受到排挤和打击,导致他的官场生涯并不顺利。这些挫折可能影响了他的心情和创作风格。 在这个时期,北宋朝廷内外矛盾重重,政坛斗争激烈,朝臣们往往因为权力争夺而勾心斗角。此外,这一时期的北宋社会经济相对繁荣,但也存在一定的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 洪刍在此背景下创作的《寄赠王允叹》一诗,表达了对自己宦途波折的感叹和对友人王允的关心。他借诗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无奈和对时局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