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青原台

标题包含
青原台
高台梯空上云烟,宴坐城郭窥山川。 凫汀鹤渚江在前,青原入望山苍然,蓦波轻泛一叶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刍(1064年-1119年),字驹父,号老圃,北宋著名文人、官员。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洪适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 洪刍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高耸的平台上,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坐在城市的角落欣赏美丽的山川景色。前方,河边的鸭子嬉戏玩耍,白鹤优雅地栖息在浅滩。放眼望去,那青山郁郁葱葱,令人心旷神怡。突然,一条小船在湖面上轻轻漂浮而过,给这幅画卷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
去完善
释义
1. 高台:指青原台,是诗人观赏风景的地方。 2. 梯空:形容青原台的高度。 3. 云烟:云雾,指天空的景象。 4. 宴坐:闲坐,这里指在青原台上闲坐。 5. 城郭:城市和乡村的统称,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城市。 6. 凫汀:水鸟栖息的小洲,这里形容江边的景色。 7. 鹤渚:仙鹤栖息的小洲,这里也形容江边的景色。 8. 青原:指青山翠绿的原野。 9. 苍然:深绿色的样子。 10. 蓦波:翻过波浪,形容船只行驶在水面上。 11. 轻泛:轻松地漂浮,形容船只行驶在水面上的状态。 12. 一叶船:一条小船。
去完善
赏析
《青原台》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高台上眺望远方的景色。首先,诗人通过描述登临青原台的情景,以及在高台上俯瞰的视角,展示了高台的壮观与开阔视野。紧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眼前的江景和远处的山景,突出了青原台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色。最后,以“蓦波轻泛一叶船”收尾,既表达了诗人自己轻松的心情,又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动感。整体来看,这首诗歌展现了诗人善于运用细腻的文字捕捉自然之美和表达内心情感的才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青原台》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洪刍之手,创作于公元1155年前后。在这段时间里,洪刍经历了从官宦子弟到流浪江湖的转变。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年少时才华横溢,曾被任命为太子侍读。然而好景不长,因卷入宫廷权力斗争,洪刍遭到贬谪,流放至江南一带。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内忧外患,金国对南宋的侵略不断加剧,政权岌岌可危。面对家国之恨,洪刍以诗寄情,抒发胸臆。在《青原台》一诗中,他描绘了青原台的景致,借景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