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歌行赠闾丘伯有
昔别我发青如葱,再来两鬓真飞蓬。
怪君五十面犹红,答我有妇贤梁鸿。
澹然意远态甚浓,乃有谢家林下风。
诗书图史仍兼通,岂惟刀尺工削缝。
入门不忧四壁空,要使我乐忘其穷。
终朝举桉欢笑同,方床曲几陈座中。
纸窗云母明房栊,华堂虽未挂桑弓。
两女杂佩琥珀龙,大女已能绣芙蓉。
小女解唱风入松,事夫如宾颜色恭。
岁时称寿曲三终,自歌鹊巢咏阜螽。
正须富贵报汝功,何时执戟明光宫。
只今西州兵马雄,盍往献策西平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昔日离别时,你还满头黑发如青葱;如今再见,已是白发苍苍。令我惊讶的是,你的脸上依然红光满面。我回答道:“我也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就像古时的梁鸿夫人一样。”
你的心境淡定而悠远,姿态风度极其高雅,就像那林下的谢家人一般。你既能吟诗诵书,又精通历史和绘画,不仅仅是会裁剪缝纫而已。进门来也不担心家里贫穷,只要让我感到快乐就可以忘掉一切。
每天早上我们一起看书谈笑,小屋里摆满了各种书籍和座椅。虽然房间简朴,但窗户上糊着明亮的云母纸。两个女儿佩戴着琥珀和龙形的饰品,大女儿已经能够刺绣芙蓉了。小女儿则会唱歌谣《风入松》,她尊敬丈夫如同宾客,总是面带恭敬之色。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她会唱着祝寿的歌曲,自己还会哼唱《鹊巢》和《阜螽》的曲子。
你理应得到富贵的回报,那一天你会手持长戟出现在明光宫中的。现在西边战事严峻,为何不去献策立军功呢?
去完善
释义
1. 青如葱:形容头发黑亮的样子,青即黑色,葱指青翠。
2. 飞蓬:比喻头发散乱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鬓角斑白。
3. 梁鸿:东汉隐士,家贫,但妻子孟光却非常贤良,这里借用来说闾丘伯有的妻子很贤惠。
4. 澹然:淡泊名利的心态。
5. 谢家林下风: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的山水诗风格,这里借用来赞美闾丘伯有才情。
6. 诗书图史:泛指各类图书典籍。
7. 刀尺工削缝:古代做衣服的工具,这里用来比喻善于女工的人。
8. 四壁空:形容家境贫寒。
9. 桉:同“案”,书桌。
10. 房栊:窗户。
11. 挂桑弓:指搭建房屋。
12. 杂佩:各种配饰。
13. 风入松:古琴曲名。
14. 事夫如宾:对待丈夫像对待客人一样恭敬。
15. 曲三终:音乐结束。
16. 鹊巢咏阜螽:分别出自《诗经·邶风·鹊巢》和《诗经·周南·螽斯》,这两首诗都是祝贺新婚的诗。
17. 明光宫:汉代宫殿,这里借指朝廷。
18. 西州兵马雄:西州地区军事力量强大。
19. 西平戎:平定西部边疆的战乱。
去完善
赏析
《醉歌行赠闾丘伯有》是宋代诗人晁公溯所作的一首表达友情和祝愿的诗篇。诗人在与闾丘伯有久别重逢后发现他的生活美满,家庭和谐,于是写诗赞美并寄予厚望。
诗人开篇通过对比两人昔日离别时的青春模样和如今的满头白发,凸显了时光的流逝和友情的珍贵。随后以“怪君五十面犹红”引出闾丘伯有的容貌依旧年轻红润,暗示他拥有贤内助。紧接着诗人赞美了闾丘伯有的恬淡品质和学识渊博,以及与谢家庭院的深厚渊源。在此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表现了闾丘伯有的人格魅力和生活品质。
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闾丘伯有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画面:温馨的家庭氛围、诗书熏陶的孩子、妻子贤良以及和睦的生活场景。这些都是诗人对其生活的赞美。此外,诗人还强调了闾丘伯有女儿的艺术才能和孝心,表达了诗人对下一代的期望和祝福。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提出了对闾丘伯有所期许:希望他能像西汉时期的名将一样报效国家,同时也透露出对他的信任和鼓励。整首诗既有亲密的友谊之情,也有祝福和期待,表达了诗人真挚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醉歌行赠闾丘伯有》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朝末年,大约在公元1260年左右。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金、南宋对立的战乱时期,民生疾苦,社会矛盾激烈。
诗人晁公溯是南宋末年的文人,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任监察御史等职。在这个时期,他因不满朝廷的腐败和内部的纷争,辞官回乡,过着隐居的生活。然而,他的心中始终关心着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疾苦,这使得他在诗歌中表达出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在诗歌中,诗人以“醉歌行”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通过描绘闾丘伯有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共同面对困境的决心和勇气。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