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绿野亭 其一

标题包含
绿野亭 其一
二月池边景色好,天与人意相怡融。 鹅毛絮轻飏晴日,鸭头波暖摇青空。 幽鸟间关变新哢,高花乱旋飞斜红。 樽前忽尔感时节,酌酒醉倒酬东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二月的池塘旁风景宜人,天空与人们的意愿相互交融。 晴朗的日子里,鹅毛般的雪花轻轻飘荡,鸭子在温暖的湖水中嬉戏,水面波动如青空般宁静。 鸟儿在树林间欢快地鸣叫着,似乎在展示它们的新歌喉;高高的花朵在风中摇曳生姿,花瓣像喝醉了似的飘落下来。 面对此情此景,我突然感受到了季节的更迭,于是斟满酒杯,一边喝着美酒,一边感谢春风带给我们的美好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二月池边":指农历二月,此时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气温逐渐回暖,万物复苏。 2. "鹅毛絮轻颺":"鹅毛"比喻轻盈飘落的雪花。"轻颺"意为轻轻飘扬。 3. "鸭头波":借指春江水暖,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池塘。 4. "幽鸟":指安静的鸟儿。 5. "间关":鸟的叫声。 6. "新哢":新的声音,这里指鸟的叫声。 7. "高花":盛开的花朵。 8. "乱旋":纷飞飘落的样子。 9. "斜红":形容花瓣飘零的景象。 10. "忽尔":突然之间。 11. "酌酒":斟酒,给自己或他人倒酒。 12. "醉倒":喝醉了。 13. "酬东风":酬谢春风,即感谢春天给人们带来的美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郑伯玉所作,描绘了春天池塘边的美景和诗人在此情境中的惬意心情。 首联“二月池边景色好,天与人意相怡融”,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点出了春天的美景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颔联“鹅毛絮轻飏晴日,鸭头波暖摇青空”,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即晴朗的天空中飘着如鹅毛般的柳絮,碧波荡漾的池塘水面映照着蔚蓝的天空。 颈联“幽鸟间关变新哢,高花乱旋飞斜红”,描述了自然界的声音与动态之美。间关的鸟语与新生的花朵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尾联“樽前忽尔感时节,酌酒醉倒酬东风”,诗人面对如此美景,忍不住举杯庆祝这美好的时光,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色彩鲜明,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深情厚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绿野亭 其一》是南宋诗人郑伯玉所作的一首咏物抒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宋金对峙的历史阶段。南方的宋朝受到北方金国的压迫,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与此同时,儒家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士大夫阶层普遍感到忧虑和无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郑伯玉作为一名文人学者,自然会对现实产生深刻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方面,郑伯玉曾担任过地方官员,对民间疾苦有所了解。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同时也感受到了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这些经历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感,进而投身于文学创作,通过诗歌抒发内心的情感。 《绿野亭 其一》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在这首诗中,郑伯玉以绿野亭为背景,通过对亭子周围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的绿野亭象征着作者的心灵寄托,也反映出他在艰难时局中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