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洞庭湖

标题包含
游洞庭湖
楚云团翠八百里,澧兰吹香堕春水。 白头渔子摇苍烟,㶉鶒眠沙晓惊起。 沙头龙叟夜叹忧,铁笛未响春风羞。 露寒紫藟结新愁,城角泣断关河秋。 谪仙欲识雷斧手,刬却古今愁共丑。 鲸游碧落杳无踪,作诗三叹君知否。 瀛洲一櫂何时还,满江宫锦看湖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楚地的云朵聚集如同翠绿的八百里江山,澧水的兰花香气飘散,落花坠入春水中。 白发渔翁在苍茫烟雾中摇曳着小舟,鸬鹚在沙滩上安眠,清晨被惊醒。 沙洲的老者夜晚忧虑叹息,铁笛尚未响起,春风因羞涩而低垂。 寒露中的紫色葡萄结出新愁,城角的哭泣声断绝,秋天的关河忧愁。 如果李白想见识霹雳斧手的威力,那就把古往今来的忧愁和丑陋都除掉吧。 鲸鱼在碧落游走,踪影难寻,我为此写下三首诗歌,你知道其中的含义吗?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那座在海上的城市,满江的皇宫织锦倒映出湖光山色。
去完善
释义
1. 楚云:指湖南地区上空飘动的白云。 2. 团翠:聚集的翠绿,这里形容云朵密集。 3. 八百里:指洞庭湖面积广阔。 4. 澧兰:产自湖南澧水流域的兰花,此处用作赞美洞庭湖水边的风光。 5. 春水:春天的河水,这里描述湘江涨水时的景象。 6. 白头渔子:年老的渔民。 7. 苍烟:青色的烟雾,这里形容江边水汽浓郁。 8. 㶉鶒:一种水鸟,喜欢在水中沙洲上休息。 9. 沙头:河滩边。 10. 龙叟:老渔夫。 11. 铁笛:硬木制作的笛子,声音较为低沉。 12. 春风羞:春天的风儿似乎为铁笛的声音感到羞涩。 13. 紫藟:紫色藤蔓。 14. 关河秋:秋天的边境地区,关河指长城一带。 15. 谪仙:贬谪到人间的神仙,这里是诗人自比。 16. 雷斧手:形容技术高超的手艺人。 17. 刬却:消除的意思。 18. 古今愁共丑:作者想以高明的技艺消除世上的丑陋与哀愁。 19. 鲸游碧落:鲸在天空中遨游,用来形容洞庭湖的美景。 20.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皇帝身边。 21. 一櫂:一支船桨。
去完善
赏析
《游洞庭湖》描绘了诗人与洞庭湖的相会,诗人眼中的洞庭湖美景犹如一幅清新的画卷。首先,他用了“楚云团翠八百里”来形容洞庭湖的水面广阔,将水面的波光粼粼、浩渺无垠表现得淋漓尽致。紧接着,诗人又通过写澧兰的香气和春水的轻柔表现出了洞庭湖的自然风光之美。接下来的诗句“白头渔子摇苍烟,㶉鶒眠沙晓惊起”,更是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渔民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在诗人眼中,渔翁们的身影随着波涛起伏,而㶉鶒则在沙滩上休息,这种景象令人倍感自然生活的宁静。诗人又用“沙头龙叟夜叹忧,铁笛未响春风羞”进一步揭示了洞庭湖的神秘色彩,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最后,作者以抒情收尾,一方面表达了对家乡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自身豪放的性格。总体来看,这首诗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既有人生哲理的思考,也有对自然的赞美,展示出诗人的胸怀宽广和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洞庭湖》是唐朝诗人裴说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时期(618年-907年)。在裴说生活的年代,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经济、文化发展迅速,诗歌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裴说,字涯夫,唐代京兆万年人。他的生平和人生经历鲜为人知,但他曾参加过科举考试,并在天宝年间担任过官员。他在文学上颇有成就,擅长诗歌和散文,其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主。 《游洞庭湖》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时期,洞庭湖地区经济繁荣,人口众多,湖泊密布,水网纵横,渔业和农业都有很大的发展。诗人通过对洞庭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家乡美好景色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