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岳阳兵火后题僧舍

标题包含
岳阳兵火后题僧舍
十年兵火真多事,再到禅扉却破颜。 唯有两般烧不得,洞庭湖水老僧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十年的战火纷扰,终于又能来到禅寺的门前,我忍不住露出了微笑。只有两件事是无法被战火摧毁的,一是洞庭湖的水,二是老僧的宁静。
去完善
释义
1. 岳阳:位于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这里代指战争影响之地。 2. 兵火:指战乱与战火。 3. 题:书写或刻画。 4. 僧舍:僧人居住的小屋,这里是指诗人故地重游所见的寺庙。 5. 十年兵火:此处指长时间的战乱纷争。 6. 禅扉:指寺庙的大门。 7. 破颜:指愁眉舒展,形容心情愉悦。 8. 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北部。 9. 老僧闲:形容僧人的悠闲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战争后的岳阳城,感慨万千的情景。首句“十年兵火真多事”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痛恨,认为这是多余的事情。接下来的“再到禅扉却破颜”意味着诗人再次来到寺庙时,心情已经变得平静。诗的后两句“唯有两般烧不得,洞庭湖水老僧闲”则表现出湖水的永恒和禅意的静谧,进一步凸显出战争与和平的对立。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禅宗思想的领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末五代时期,湖南岳阳的一座古寺在战火洗礼之后显得格外破败荒凉。诗人裴说来到这座曾经庄严肃穆的佛门净土,看到断垣残壁、荒烟蔓草的破败景象,不禁心生感慨。他写下了这首《岳阳兵火后题僧舍》诗。 岳阳地处长江中游,濒临洞庭湖,自古为水陆交通要冲和兵家必争之地。当时的战乱使寺庙化为一片焦土,昔日繁华的城郭变成了一片狼藉。 诗人裴说生于晚唐时期,是个颇有才气的文人。然而时局动荡,民生疾苦,使他感到痛心疾首。他在岳阳之役后游览此地,目睹战争的残酷破坏和百姓的痛苦生活,激发了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深厚的同情心。 这首诗反映了唐末五代之际人民饱经战乱之苦的现实,揭示了民生艰难的困境。诗人以忧患意识关注社会现实,批判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