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其七
花香月色两相宜,惜月怜花卧转迟。
月落漫凭花送酒,花残还有月催诗。
隔花窥月无多影,带月看花别样姿。
多少花前月下客,年年和月醉花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香气扑鼻的花儿与明亮的月光相得益彰,令人惋惜的是,欣赏着这些美好事物却迟迟不想躺下入睡。月亮渐渐落下,花儿却仍在散发着芬芳,在这美好的夜晚举杯邀月,花儿凋零时仍留下一地的月光,犹如一首催人泪下的诗篇。隔着花儿窥视那美丽的月光,月亮与花儿似乎更加显得别有意境。那些曾经在花前月下的欢歌笑语之人,依然年复一年地沉醉在美丽的花朵和明亮的月光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花月吟:以花与月的主题为内容进行的诗歌创作。
2. 效连珠体:模仿连珠体的形式写作,连珠体是一种每句词语相互关联的诗体。
3. 唐寅:明朝画家、诗人,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吴县人。
4. 两相宜:指花香和月色都恰到好处,令人心旷神怡。
5. 惜月怜花:珍惜月亮,怜爱花朵,表示对美好事物的珍爱。
6. 卧转迟:指由于过度欣赏月光和鲜花,躺在床上思考的时间变长了。
7. 凭:依靠,靠在...上。
8. 带月看花:带着月光欣赏花朵,强调月色下的花儿显得格外美丽。
9. 和月醉花枝:在花前月下调酒欢宴,形容享受美好的时光。

去完善
赏析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其七》赏析:
这首诗以月、花为主题,描绘了自然之美和人类情感之间的交融。首先,作者将花香与月色并列为“两相宜”,强调它们之间的和谐共生,为全诗奠定了浪漫的氛围。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流连于月光下的花朵,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其中,“月落漫凭花送酒,花残还有月催诗”一句尤为生动。这里,月亮和花朵被赋予了生命,成为了相互依存的朋友。月落时,借花朵送上美酒;花朵凋零时,月光又激发诗人的灵感。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诗歌更具亲切感,同时也传达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
而“隔花窥月无多影,带月看花别样姿”则进一步描述了月光下花朵的独特姿态。虽然看似简单的描绘,却蕴含了丰富的诗意。这里的“无多影”和“别样姿”不仅表现了月光下花朵的神秘美感,还暗示了人生短暂的哲理。
最后两句诗概括了诗人对花前月下的感慨。在无数次的经历中,他深感与月光下的花朵共享时光是一种莫大的幸福。然而,岁月无情,这种美好时光终究会消逝,留给人们的只是无尽的回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其七》为明代著名文人唐寅所作。此诗创作于明朝成化年间(约公元1470年)。在这一年月,风华正茂的唐寅顺利通过了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然而,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遂,因故入狱,复出后也只是担任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官职。
唐寅所处的时代,正是明朝走向衰落的前夜。官僚腐败,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这使他对现实产生深深的不满,决定辞职回乡,从此开始了他放荡不羁的才子生活。他以诗词歌赋抒发了内心的抑郁之情,作品寓意深刻,流传至今仍广受欢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