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犍为城下夜泊闻夷歌

标题包含
犍为城下夜泊闻夷歌
犍为城下牂牁路,空冢滩西贾客舟。 此夜可怜江上月,夷歌铜鼓不胜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犍为城的牂牁路上,空无一人的古墓滩西侧停着商人的小船。 今晚的江边月色多么令人怜爱,然而少数民族的歌声和铜鼓声却让人无法消解忧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犍为:县名,位于四川省南部,隶属于乐山市。 2. 牂牁路:古代通往牂牁郡(今贵州西部及云南东部地区)的通道。 3. 空冢滩:位于犍为县境内的一个河滩地,传说有许多古人墓葬于此。 4. 贾客舟:商船,这里指代行商之人。 5. 夷歌:少数民族的歌曲。这里指的是西南地区的民族歌曲。 6. 铜鼓:古代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用以击鼓报时、召集部众或祭祀的器具。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边疆风情的诗歌。首先,诗中提到的“犍为城”和“牂牁路”都是古代西南地区的地名,说明诗人正身处遥远的地方。其次,“空冢滩西贾客舟”描述了江边停泊的商船,体现出边境贸易的繁荣。然而,在这样繁华的景象中,诗人却听到了“夷歌铜鼓不胜愁”,表现出诗人对边疆民生困苦的关切和对战争的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犍为城下夜泊闻夷歌》是唐代诗人陈羽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6-649年)。这一时期,唐朝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陈羽作为一位游历各地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人生百态的感悟。 在贞观年间,陈羽作为一名有才华的诗人,曾在各地游历,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见识了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在犍为城下夜泊时,他听到了当地夷歌的声音,这让他感受到了异域风情和民间生活的丰富多彩。 此外,在这一时期,唐朝对外交往频繁,许多外域文化传入中原。这种文化交流碰撞的背景使得陈羽更加关注不同文化的融合与交流,这也体现在他的诗歌作品中。通过对《犍为城下夜泊闻夷歌》的创作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陈羽作为一名诗人,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角记录下了唐朝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