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公子行

标题包含
公子行
金羁白面郎,何处蹋青来。马娇郎半醉,躞蹀望楼台。 似见楼上人,玲珑窗户开。隔花闻一笑,落日不知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金色的马络,白皙的脸庞,这位英俊少年从哪里踏青而来?马儿娇小,主人微醺,他缓缓前行,抬头仰望楼台。似乎看到了楼上的佳人,窗子轻启,她玲珑剔透,如诗如画。隔着繁花闻到她的笑声,太阳落下,流连忘返。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金羁:金属的马络头,此处指代马匹。 2. 白面:指肤色白皙的相貌。 3. 蹋青:踏青,春天出游赏景。 4. 马娇:形容马匹矫健优雅。 5. 半醉:微醺的状态。 6. 躞蹀:走路的样子。 7. 楼台:指亭台楼阁。 8. 玲珑:形容窗户精致美观。 9. 隔花:隔着花朵。 10. 一笑:微笑。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踏青的古诗词。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陈羽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塑造了一位英俊潇洒、骑马路过风景地的公子形象。他以“金羁白面郎”来形容这位公子,突出了他的高贵气质和俊朗相貌。同时,通过“马娇郎半醉,躞蹀望楼台”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公子在此情此景中的悠然自得,以及对美好风光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陈羽通过对“似见楼上人,玲珑窗户开”以及“隔花闻一笑,落日不知回”等诗句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浪漫气息和温馨的氛围。通过这些描写,我们看到了一位沉浸在美景之中的公子,他陶醉在春天的气息里,欣赏着远方的楼阁和窗前的人影,感受着来自花间的笑声和落日的温柔。诗人将视觉、听觉以及嗅觉等多重感官体验融为一体,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公子行》是唐代诗人陈羽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5年左右的安史之乱时期。这个时期,唐朝国势日衰,政治腐败,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陈羽作为一位有才华的诗人,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观察和体验。 在创作《公子行》时,陈羽已经是一位颇有名望的诗人。然而,他在仕途上并不得意,屡试不第,只能以游历山水、写诗作文来抒发胸臆。陈羽的这一人生际遇使得他对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贵族阶层的奢华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在安史之乱期间,唐朝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士族阶层与平民百姓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贵族公子们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广大民众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陈羽在《公子行》中通过对公子们的讽刺,揭示了这一社会现象,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之情。 总之,《公子行》是在安史之乱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陈羽结合自身人生际遇以及对时代背景的认识,创作出的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