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幽居闲上人喜及第后见赠
九霄心在劳相问,四十年间岂足惊。
风动自然云出岫,高僧不用笑浮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内心激动不已却还要佯装镇定,四十年沧桑又怎能让人惊奇。
风吹过自然会云涌而出,淡泊名利的高僧又怎么会嘲笑世俗的人生。
去完善
释义
1. 九霄:比喻极高的地位。这里指在朝为官。
2. 劳相问:多次问候、关心。
3. 四十年:指诗人寒窗苦读的时间。
4. 风动自然云出岫:风吹过,云朵就会从山峰间飘出。这里的“岫”指的是山洞。
5. 高僧:这里指幽居闲上人的身份,对佛法有深厚的理解和造诣的人。
6. 笑浮生:用笑来表现看破世事的态度,也可以理解为“嘲笑那些沉溺于红尘俗世的众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诗人陈羽在与幽居闲上人交流的过程中,对其及第后的喜悦表示欣赏和祝愿。同时,诗人也借这个机会抒发了自己的人生观和对世事的看法。
“九霄心在劳相问,四十年间岂足惊”,表达了诗人虽然心中向往九天之上的仙境,但依然努力在世间奔波劳碌。四十年的时间虽然漫长,但这其中所经历的一切都不足以让人惊慌失措。这里表现了诗人淡定面对人生的态度。
“风动自然云出岫,高僧不用笑浮生”,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风吹云涌的景象。诗人以高山流水、风云变幻的意境来形容人生的无常,同时也暗含了自己与幽居闲上人的共鸣。这里的“笑浮生”是一种对比和衬托,意在表明那些淡薄名利的高僧对于世俗的纷争早已看透,因此他们才不会因为生活的短暂和无常而叹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唐代宗年间,陈羽的这首《酬幽居闲上人喜及第后见赠》是他高中进士后的作品。陈羽身为广东潮州人,他以独特的诗才成名于文坛,然而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他在科举道路上多次碰壁,直到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才考中进士。虽然他后来入仕为官,但很快就因性情刚烈、不善于官场周旋而遭到排挤,最后辞官回乡,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
在此时期,陈羽得到了当地文人雅士的认可和尊重,并与不少诗友交往唱和。他的诗歌创作主要以山水田园为主题,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这首《酬幽居闲上人喜及第后见赠》表达了诗人对幽居闲上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科举功名的心态变化,反映出他在这时已经看淡了名利,向往的是平和安静的田园生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