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及第归江东
五陵春色泛花枝,心醉花前远别离。
落羽耻为关右客,成名空羡里中儿。
都门雨歇愁分处,山店灯残梦到时。
家住洞庭多钓伴,因来相贺话相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五陵地区的春天,花朵盛开如同繁星点点。在花海中沉醉的我,与亲友分别的心情格外沉重。我感到羞耻的是,我这个孤独之人在遥远的关右地区四处飘荡,却没法像家乡的孩子们那样获得成就。都城的雨水停歇之时,正是我们忧愁地分手的时刻。而我远离家乡的山间小店,灯火阑珊,但梦里却时常回到那个地方。我家住在美丽的洞庭湖畔,那里有许多垂钓的朋友,这次回来拜访,大家又谈论起对彼此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释义
1. 五陵:古代五个皇帝陵墓所在地,这里指长安附近繁华地区。
2. 春色:春天的景色,这里借指花朵盛开的美景。
3. 花枝:开满花朵的树枝。
4. 心醉:形容欣赏美景时的心情陶醉。
5. 落羽:鸟的羽毛脱落,这里用来比喻陈羽自己不能留居关中。
6. 耻为关右客:以不能留在关中为耻辱。关右,即关中平原的西部。
7. 成名:指科举考试及第。
8. 里中儿:家乡的人。
9. 都门:都城城门,这里指长安城门。
10. 山店:山中旅店。
11. 洞庭:位于湖南,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和寄寓豪情的诗。诗人陈羽以送友人及第归江东为题,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自己的失落与羡慕、描写离别的愁绪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友人才华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友人及第归江东》是唐代诗人陈羽的一首送别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
在唐玄宗统治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陈羽生活在这个时期,他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多次科举不第。然而,他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被誉为“五言长城”。
在这个背景下,陈羽的朋友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高中及第。陈羽为朋友感到高兴和自豪,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遗憾和无奈。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的送别诗。
这首诗表达了陈羽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同时也反映了他自己渴望功名、实现人生价值的强烈愿望。通过描绘江东风光,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许。在诗人心中,家乡不仅是温暖的避风港,也是展示才华的舞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