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人
或櫂孤舟或杖藜,寻常适意钓长溪。
草堂竹径在何处,落日孤烟寒渚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或者划着孤独的船,或者拄着藜做的拐杖,平常最惬意的事就是在长长的溪流边垂钓。那草屋和竹子的路在哪里呢?夕阳下孤独的炊烟和寒冷的江中小洲的西边。
去完善
释义
或棹孤舟或杖藜:指或乘船漫游,或拄杖行走,形容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棹,划船的桨;藜,一种拐杖。
寻常适意钓长溪:描述诗人在平常日子里享受钓鱼的乐趣,长溪,长长的溪流。
草堂竹径在何处:询问友人居住的地方在哪里,这里的草堂和竹径代表友人的生活环境。
落日孤烟寒渚西:描写傍晚的景象,太阳即将落山,江边的小洲上升起一缕孤烟,显得有些寒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渔村景象:江面孤舟独棹,诗人悠然自得地垂钓;时而步行,手扶藜杖,过着寻常百姓的生活。然而诗人并没有直接提及自己此时的状态,而是以询问的语气展示了自己的向往:那座传说中的草堂和翠竹夹径的小径究竟在哪里呢?接着,作者用一个宏大的自然景观收尾:落日的余晖、孤寂的炊烟、寒冷的水滨。这种意象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为读者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整体来看,这首诗诗意盎然,语言优美,值得一读再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赠人》,是唐代诗人陈羽的一首五言律诗。它收录在《全唐诗》之中,创作于公元755年至762年之间。这个时期,唐朝正面临着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民生疾苦。
陈羽,生卒年不详,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以描绘自然景色的五言诗见长。据史书记载,陈羽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因此他一直郁郁不得志,怀才不遇。
在这个特殊时期,陈羽的诗歌创作受到了社会的深刻影响。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战争和民生的关切,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这首《赠人》就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在这首诗中,他告诫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不要因为名利而迷失方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