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洞灵观
初访西城礼少君,独行深入洞天云。
风吹青桂寒花落,香绕仙坛处处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初次拜访西城的少年君主,独自一人深入这个犹如仙境的地方。微风吹过,桂花的花瓣纷纷飘落,带着寒冷的气息;而香气则缭绕在仙坛四周,随处都可以闻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西城:可能是指的西边的城市,这里具体指哪一座城市需要结合诗人创作的时代背景去判断。
2. 礼少君:是古代对于皇帝的尊称,这里可能指的是皇帝或者皇帝的代表。
3. 独行深入:独自前行,深入到某个地方。
4. 洞天云:可能是指的某个云雾缭绕的地方,这里是作者在描绘他游览的洞灵观的景色。
5. 青桂:青色的桂花树。
6. 寒花:寒冷的菊花。
7. 香绕仙坛:香气围绕在神仙的祭坛周围。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游历洞灵观的诗篇,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而美妙的仙境之中。开篇“初访西城礼少君”,点明诗人初次探访洞灵观的目的地,同时表达了对神明的敬仰之情。接下来,“独行深入洞天云”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寻找神秘仙境时的孤独与坚定。
进入第三句,诗人通过描绘风吹青桂和寒花飘落这一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仿佛是在告诉人们,这里是一个远离世俗纷扰的世外桃源。最后一句,“香绕仙坛处处闻”,进一步刻画了洞灵观的神秘色彩,让人感受到神仙世界的气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洞灵观仙境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洞灵观》是唐代诗人陈羽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洞灵观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的敬仰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据史书记载,陈羽生活在唐朝中期,大约公元758年前后。这一时期,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国力强大,文化艺术繁荣。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玄宗时期,也就是公元712年至756年之间。
其次,我们要了解在这一时间段内陈羽的人生际遇。陈羽作为唐朝的一位文人,他的生活经历和创作风格都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唐朝,儒家思想为主导,但道教和佛教也十分盛行。陈羽可能因为对道教的敬仰,选择在洞灵观进行游览,并写下了这首诗。
最后,我们要了解这一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唐玄宗时期,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道教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文人墨客都对道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陈羽作为唐朝的一位文人,他的诗歌创作也受到了这个时代背景的影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