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长安早春言志

标题包含
长安早春言志
九衢日暖树苍苍,万里吴人忆水乡。 汉主未曾亲羽猎,不知将底谏君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九衢的道路上绿树成荫,让人不禁想起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尽管汉朝的皇帝没有亲自参加过狩猎活动,但我们仍期待有朝一日能有机会向皇上提出劝谏,让他了解民生疾苦。
去完善
释义
1. 九衢:指都城长安的大道。 2. 日暖:春天的阳光。 3. 苍苍:形容树木茂盛。 4. 万里吴人:指诗人自己,祖籍江苏苏州一带。 5. 水乡:江南地区,多水多河流。 6. 汉主:指汉朝的君主。 7. 未曾:没有。 8. 亲羽猎:亲自参加打猎活动。 9. 将底:拿什么,表示疑问。 10. 谏君王:向君王进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羽的一首描绘长安早春景象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春日阳光照耀下的古都繁华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怀念故乡、渴望为国家出谋划策的情怀。 首句“九衢日暖树苍苍”,以繁盛的城市风光为背景,展现出长安城春日的阳光温暖与树色苍翠相映成趣的景象。“九衢”是指都城的大街,暗示了京都的繁华富丽;“日暖”则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温度适宜和美好。 次句“万里吴人忆水乡”,诗人用“吴人”自称,意味着他的故乡遥远,同时传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这里,“水乡”是对江南地区特色的典型刻画,诗人通过回忆故乡的水乡景色,凸显自己对家乡的眷恋。 接着两句“汉主未曾亲羽猎,不知将底谏君王”,表达了诗人担忧国事、渴望为朝廷尽忠的决心。其中,“汉主”指的是唐朝皇帝,而“亲羽猎”即亲自进行狩猎活动,反映了皇帝不问国政的现实。诗人提醒君王要关心国家大事,期待自己能有机会向皇帝进谏,为国献策。 综上所述,陈羽的这首《长安早春言志》生动地描绘了长安城春天的繁华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心系国家、期望自己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志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长安早春言志是唐代诗人陈羽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5年前后,即安史之乱爆发之前。这个时期,唐朝国力强盛,政治相对稳定,但社会矛盾逐渐显现,为日后的安史之乱埋下隐患。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陈羽正处在他的中年时期,他曾在京城担任过官职,但因官场黑暗、政治腐败而选择辞官回乡。在这个时期,陈羽对朝廷的不满和对百姓的同情使他选择了关注民生疾苦的道路。 在诗歌中,陈羽通过对长安早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篇唤起人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这首诗既是对长安早春景色的真实写照,也是陈羽对自己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