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同韦中丞花下夜饮赠歌人

标题包含
同韦中丞花下夜饮赠歌人
银烛煌煌半醉人,娇歌宛转动朱唇。 繁花落尽春风里,绣被郎官不负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华丽的银烛照得人微醺,动人的歌声婉转牵动红颜。繁华落幕春意浓,良辰美景不辜负青春的郎君。
去完善
释义
1. 银烛:指用银箔装饰的蜡烛,形容灯光明亮。 2. 煌煌:明亮的样子。 3. 娇歌:婉转悠扬的歌声。 4. 宛转:委婉曲折。 5. 朱唇:红唇,这里指歌唱时嘴唇的形状变化。 6. 绣被郎官:指韦中丞,时任郎官。绣被指华丽的被子,表示富贵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夜宴为背景,描绘了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愉悦场景。首句“银烛煌煌半醉人”描述了宴会的环境氛围,银烛辉煌映照出人们半醉的容颜,营造出一种愉悦而微醺的氛围。次句“娇歌宛转动朱唇”刻画了歌女动人的歌声和婉转的表情,展现了音乐的感染力。 接下来的两句“繁花落尽春风里,绣被郎官不负春”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对青春的珍惜。繁花在春风中凋谢,象征着时光易逝;而绣被郎官这一形象则代表了诗人和友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整首诗借景抒情,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又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同韦中丞花下夜饮赠歌人》是唐代诗人陈羽所作,创作于公元765年前后。在这段时间里,陈羽正面临着安史之乱的余波,唐朝社会动荡不安。然而,他的诗歌创作却表现出了乐观的心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个时期,陈羽的个人生活也并不平静。他曾经历过战乱,失去了家园,这使得他对和平与安宁有着更加深切的渴望。在诗人的笔下,这种渴望转化为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唐朝正处于从盛世到衰落的转折期,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国家。然而,在这种艰难时刻,陈羽仍然坚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这无疑展现了他坚韧的性格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