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浐水送人归越
凉叶萧萧生远风,晓鵶飞度望春宫。
越人归去一摇首,肠断马嘶秋水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凉凉树叶在远处风中飘落,破晓时乌鸦飞翔越过望春宫。越国人离去时频频摇头,悲肠欲断马儿在水东鸣叫。
去完善
释义
1. 浐水:地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境内。
2. 凉叶:指秋天落叶。
3. 萧萧:形容风声或草木被风吹动的声音。
4. 远风:秋风。
5. 晓鵶:清晨的乌鸦。
6. 春宫:指唐长安城的皇宫。
7. 越:地名,即今浙江省。
8. 归去:回家。
9. 一摇首:轻轻地摇头。
10. 肠断:形容极度悲痛。
11. 马嘶:马匹嘶鸣。
12. 秋水:秋天的江水。
去完善
赏析
首句“凉叶萧萧生远风”中,“凉叶”即秋叶,而“萧萧”则渲染了秋季的悲凉气氛,结合“生远风”的描绘,可感受到诗人所传达的哀愁情绪。
次句“晓鵶飞度望春宫”中,诗人通过“晓鵶”这一形象,表现晨曦时分的景象,以及候鸟南飞的离别之情。
接下来的“越人归去一摇首,肠断马嘶秋水东”,则是以“越人”自指,表达了思念故乡之情。其中“一摇首”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眷恋之意;“肠断马嘶秋水东”则用拟人手法,将马的悲鸣融入秋色之中,衬托出诗人的思乡之情愈发浓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体现出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早秋浐水送人归越》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贞元年间(785-805年)。在这个时期,唐朝国势逐渐走向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诗人陈羽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民间疾苦,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在陈羽的一生中,他历经了宦海浮沉、世事沧桑。他曾担任地方官职,了解民间疾苦,也曾在朝为官,感受过朝廷的黑暗。这些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也形成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
在《早秋浐水送人归越》这首诗中,陈羽通过描绘早秋时节浐水两岸的风景,表达了对自己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借送别友人之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