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后皇有嘉树,剡棘森自防。 安得上摘实,贡之白玉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份素材描述了一棵美丽的树,它具有锋利的荆棘来保护自己。如此美好的果实,但愿能摘下献给贵人,让他(她)品尝这美好的果实。
去完善
释义
1. 后皇:指皇帝。 2. 嘉树:美好的树木,这里指的是枣树。 3. 剡(shàn)棘:削尖的荆棘,比喻准备严密的防卫。 4. 森自防:自己严密防守。 5. 安得:如何才能。 6. 摘实:摘下果实。 7. 白玉堂:汉代宫殿名,此处代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枣》史尧弼的赏析: 这首诗歌以枣树的寓意为引,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美好向往。首句“后皇有嘉树”中,诗人以皇帝统治者作喻,展示了枣树这一象征嘉美的植物形象。紧接着的“剡棘森自防”一句,描绘了枣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中提出了自己的愿望:“安得上摘实,贡之白玉堂。”他期望能够将这美好的果实献给朝廷,以此象征国泰民安的愿景。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关注和热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枣树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福祉的期许,以及对社会秩序安宁的向往。这种以物寓理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意蕴丰富,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枣》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尧弼所创作。它是在公元12世纪的北宋末年(大约1120年左右)完成的。这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动荡不安,特别是金朝的入侵,使得中原地区战火连天,民生疾苦。 史尧弼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然而,由于战乱和政局的不稳定,他的人生经历也十分曲折。他曾多次科举不中,直到晚年才得以踏入仕途。这段坎坷的经历,使他对民间百姓的疾苦有着深切的体会。 在这个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战乱导致了许多文人士大夫的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在北方的金朝统治下,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史尧弼的诗作以关心民生、揭示社会现实为主题,表现出了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