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

标题包含
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
仿佛三株植世间,风光满地赤城闲。 无因秉烛看奇树,长伴刘公醉玉山。 海曲春深满郡霞,越人多种刺桐花。 可怜虎竹西楼色,锦帐三千阿母家。 石氏金园无此艳,南都旧赋乏灵材。 只因赤帝宫中树,丹凤新衔出世来。 猗猗小艳夹通衢,晴日熏风笑越姝。 只是红芳移不得,刺桐屏障满中都。 不胜攀折怅年华,红树南看见海涯。 故国春风归去尽,何人堪寄一枝花。 赤帝常闻海上游,三千幢盖拥炎州。 今来树似离宫色,红翠斜欹十二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陶,字嵩伯,号三峰,唐朝诗人。他的生卒年不详,但据《全唐诗》记载,他大约生活在唐玄宗至唐武宗时期(712-846年)。 陈陶是江西鄱阳人,年轻时曾游历四方,广交朋友,后来隐居在洪州西山。他曾多次参...查看更多
sunshine
去完善

译文
似乎有三株生长在人间,繁华景象铺满大地,赤城的景色悠闲而宁静。 没有原因拿着蜡烛看奇特的树木,长久地陪伴着刘公沉醉于玉山之中。 海边春色浓郁布满整个州郡,越南人多种植刺桐花。 让人怜悯的是虎竹西边楼宇的颜色,华美的帷帐簇拥着阿母家。 石氏的金园中没有这样的艳丽,南京的旧赋缺乏灵动的素材。 只因为赤帝宫殿中的树木,凤凰刚刚叼出尘世而来。 美艳的刺桐夹在宽阔的道路两旁,晴天和煦的风让越地的美女们欢笑。 只不过红色的花儿无法移植,刺桐的屏障铺满了整个京城。 不胜攀登采摘的惆怅,红红的树在南边看见了海的尽头。 故乡的春天逝去,谁又能寄给我一枝花朵呢? 赤帝时常听说在海上的游历,三千顶华丽的伞盖簇拥着炎热的地区。 如今看到的树木如同离开宫廷时的颜色,红绿相间斜倚在十二楼的楼阁之上。
sunshine
去完善
释义
1. 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2. 刺桐花:别名龙骨花,是一种在泉州地区常见的花卉。 3. 赵使君:唐朝的一位官员,曾任泉州刺史。 4. 三株植世间:形容刺桐树的稀有和高贵。 5. 赤城闲:赤城山位于浙江省天台县,这里用来形容刺桐花的美丽。 6. 无因秉烛看奇树:没有机会拿着蜡烛欣赏奇特的树木。 7. 刘公醉玉山:刘公指唐代诗人刘禹锡,这句诗表示作者渴望与友人共赏刺桐花的美景。 8. 海曲:指沿海地区。 9. 越人多种刺桐花:越人指居住在福建、广东等地的民众,这句诗表示这些地区的百姓喜欢种植刺桐花。 10. 虎竹西楼色:虎竹指竹子,这句诗表示刺桐花的美艳超过了竹子。 11. 阿母家:这里指富贵人家。 12. 石氏金园:石氏指汉代贵族石崇,他的园林以华丽著称。 13. 南都:指南京。 14. 赤帝宫中树:赤帝指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这句诗表示刺桐树的高贵地位。 15. 丹凤新衔出世来:丹凤指凤凰,这句诗表示刺桐花如同凤凰一样高贵。 16. 猗猗小艳夹通衢:猗猗形容花朵的美丽,通衢指宽阔的道路。 17. 晴日熏风笑越姝:越姝指越地的美女,这句诗表示刺桐花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美丽。 18. 红树南看见海涯:红树指刺桐树,这句诗表示从南方可以看到海边的刺桐树。 19. 故国春风归去尽:故国指家乡,这句诗表示家乡的春天已经过去了。 20. 赤帝常闻海上游:赤帝指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这句诗表示刘邦曾经在海上游历。 21. 三千幢盖拥炎州:这句诗表示刘邦的随从众多。 22. 离宫色:皇宫的颜色。 23. 红翠斜欹十二楼:红翠指刺桐花的颜色,这句诗表示刺桐树的高度超过十二楼。
sunshine
去完善
赏析
《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是唐代诗人陈陶的一首咏物诗,诗中通过对刺桐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美的追求。这首诗的结构严谨,韵律和谐,语言优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首联“仿佛三株植世间,风光满地赤城闲”,描述了刺桐花的风采,表达了作者对刺桐花的喜爱之情。刺桐花美丽而独特,仿佛是天地间的一颗明珠,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颔联“无因秉烛看奇树,长伴刘公醉玉山”,表达了一种遗憾的心情。尽管刺桐花美丽无比,但作者却无法在夜晚欣赏到它的风采,只能与朋友们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颈联“海曲春深满郡霞,越人多种刺桐花”,描述了刺桐花在春天里的美丽景象。在海曲的春天里,刺桐花开满了整个郡县,给人一种春天的气息。 尾联“赤帝常闻海上游,三千幢盖拥炎州”,通过描绘刺桐花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刺桐花的赞美之情。刺桐花就像一位英勇的将领,带领着三千士兵守护着这片炎州。
sunshine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是唐代诗人陈陶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世纪,具体时间为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在这段时间里,陈陶虽为地方官吏,但因不满朝廷的腐朽和宦官专权,时常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这首诗中,陈陶以泉州刺桐花的盛开比喻当时国家的繁荣昌盛,同时提醒当权者要关注民生疾苦。在当时的背景下,唐朝虽然表面繁荣,但实际上已经逐渐走向衰落。陈陶借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sunshine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