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
漾漾悠悠几派分,中浮短艇与鸥群。
天街带雨淹芳草,玉洞飘花下白云。
静称一竿持处见,急宜孤馆觉来闻。
隋家柳畔偏堪恨,东入长淮日又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荡漾的水波上零星分布着几条支流,中间漂浮着小船和一群海鸥。
天上的街市带着雨滴覆盖了芳草,洞穴里飘散的花儿伴随着白云飘荡。
安静的时候只适合拿着鱼竿静待,急忙之间只能在孤独的小客栈醒来感受到声音。
隋朝柳树旁的景色最为惹人怜爱,太阳渐渐落山,往东的长淮一片昏暗。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漾漾:水波荡漾的样子。
2. 悠悠:指水流缓慢。
3. 几派分:指几条支流分开。
4. 中浮短艇:在水中漂浮的小船。
5. 天街带雨:天上的街道带着雨水。
6. 玉洞飘花:形容美丽的洞穴里飘落的花。
7. 下白云:指云朵从洞穴中飘出。
8. 静称一竿持处见:指静静地称量着一根竹竿在水中的位置。
9. 急宜孤馆觉来闻:紧急的时候适合在孤独的小屋里醒来倾听。
10. 隋家柳畔:隋朝时柳树边的景色。
11. 偏堪恨:特别令人遗憾。
12. 东入长淮日又曛:淮河的东边太阳即将落山。
去完善
赏析
《流水》这首诗描绘了流水悠然、美景如画的场景。诗人通过观察流水、短艇、鸥群、草、花、云等自然景物,展现了流水之美和春日的生机盎然。
首联“漾漾悠悠几派分,中浮短艇与鸥群”,形象地描绘了流水悠悠的景象,以及水中浮动的短艇和鸥群的生动画面。
颔联“天街带雨淹芳草,玉洞飘花下白云”,描述了春雨滋润下的街道,花草更加茂盛;而山洞中的花朵随风飘落,伴随着白云悠悠。这里既有视觉的描绘,又有听觉的捕捉,将春天的美景生动地展现出来。
颈联“静称一竿持处见,急宜孤馆觉来闻”,则是通过对流水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里既有一竿垂钓的宁静,也有孤馆听水的沉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尾联“隋家柳畔偏堪恨,东入长淮日又曛”,则是对流水的感叹。诗人由流水联想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同时,“日又曛”也暗示了时光流逝,表达了诗人的忧郁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流水》是唐朝诗人罗邺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文宗时期(公元827年-840年),当时罗邺正生活在京城的文人圈中。
在这段时间里,罗邺的人生际遇较为坎坷。他自幼才华横溢,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考取功名,只能以文墨为生。他曾一度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始终没有摆脱生活的困顿。这种遭遇使得他在诗歌中流露出对人生命运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罗邺生活的时代,唐朝社会正处于由盛转衰的阶段。随着宦官势力的逐渐壮大,政治腐败日益严重,民生疾苦日益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罗邺的诗歌作品往往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