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河上逢友人

标题包含
河上逢友人
知君意不浅,立马问生涯。薄业无归地,他乡便是家。 宵吟怜桂魄,朝起怯菱花。语尽黄河上,西风日又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了解您的诗意非常深远,立刻探寻生活的道路。贫寒的家业没有归宿之地,异乡便成了我的家。夜晚的吟诵中不禁想起月亮,早晨醒来又惧怕镜子中的自己。话都说尽了黄河之上,西风吹过太阳又即将落下。
去完善
释义
1. 河:这里指的是黄河。 2. 友:指诗人的朋友。 3. 业:事业,这里指的是诗人朋友的职业。 4. 归地:故乡,诗人朋友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5. 他乡:这里指的是诗人朋友当时所处的地方,并非他的故乡。 6. 宵吟:夜晚吟诗。 7. 怜桂魄:怜惜月亮的光明。桂魄是古代对月亮的别称,来源于“嫦娥奔月”的故事。 8. 朝起怯菱花:清晨起来面对镜子时感到害羞。菱花是古代对镜子的别称,因为镜子呈圆形,形状像菱花。 9. 西风:西方吹来的风,常用于表示秋天的景象。 10. 日又斜:太阳已经偏西,意味着一天快要结束了。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人生、友情和理想的诗歌。诗人罗邺在黄河上与朋友相逢,两人交流着彼此的人生经历和感慨。朋友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的执着追求,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 诗中的“薄业无归地,他乡便是家”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生活贫困,也能把异乡当作自己的家园,充分展示了他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宵吟怜桂魄,朝起怯菱花”则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和现实的无奈与矛盾心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诗以“语尽黄河上,西风日又斜”结尾,既表现了诗人在与朋友交谈过程中的畅快淋漓之感,同时也传达出岁月流逝、时光荏苒的感叹。这首诗歌通过描绘友人的生活态度和对理想不懈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河上逢友人》是晚唐诗人罗邺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表达了诗人与故友重逢的喜悦心情。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如下: 首先,诗歌创作的时间背景大致在晚唐时期,公元850年至907年之间。当时唐朝的繁荣已经过去,进入了一个衰败的阶段。此时,诗人罗邺正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亲眼目睹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因此他的作品多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其次,在这段时间里,罗邺的人生际遇颇多波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考取功名,一生辗转流离。这使得他在生活中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奈,但他的心中依然怀揣着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在与友人重逢时,这种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最后,从时代背景来看,晚唐时期社会矛盾激化,战争频繁,民生疾苦。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更加珍视友谊和亲人的陪伴。罗邺在与友人重逢后,以这首诗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