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水帘洞
乱泉飞下翠屏中,名共真珠巧缀同。
一片长垂今与古,半山遥听水兼风。
虽无舒卷随人意,自有潺湲济物功。
每向暑天来往见,疑将仙子隔房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湍急的泉水从翠绿的屏风般的山间倾泻而下,与珍珠点缀的美景相映成趣。瀑布从古到今始终如一,在山间回荡,伴随风声和流水声。尽管无法随意展开或卷起以适应人们的意愿,但它有滋养万物的功效。每当在炎炎夏日中来回看到这幅景象,总觉得是仙子在与我们相隔的房屋之间展示仙姿。
去完善
释义
1. 水帘洞:地名,位于江苏省盱眙县境内。
2. 翠屏:绿色的屏风,这里指青山绿水。
3. 真珠:珍珠,这里比喻瀑布的形态。
4. 巧缀:巧妙地连接在一起。
5. 一片长垂:形容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
6. 遥听水兼风:形容瀑布声和风声交织在一起。
7. 舒卷:舒展和卷起,这里指瀑布的变化。
8. 潺湲:水流缓慢的样子。
9. 济物功:救济万物的作用。
10. 暑天:炎热的夏天。
11. 仙子:神仙,这里指水帘洞的美景仿佛是仙女的居所。
12. 房栊:窗户,这里指房屋。
去完善
赏析
《题水帘洞》是一首描绘水帘洞自然景观的诗作。诗人罗邺以精炼的笔墨,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首联“乱泉飞下翠屏中,名共真珠巧缀同”,描述了水帘洞周围环境的特点。“乱泉飞下”形象地描绘出水流湍急的景象,而“翠屏”则象征着青山绿水的优美风光。在这里,罗邺用“名共真珠巧缀同”来形容瀑布如同珍珠般镶嵌在翠屏之中,体现了他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颔联“一片长垂今与古,半山遥听水兼风”,进一步描绘了水帘洞的水流特点。诗人用“一片长垂”来形容瀑布从上而下倾泻的样子,同时通过“今与古”表现出瀑布永恒存在的特性。而“半山遥听水兼风”则表达了诗人站在半山腰上聆听水声和风声的感受,凸显了自然景色的壮观与迷人。
颈联“虽无舒卷随人意,自有潺湲济物功”,则是诗人的思考与感悟。尽管瀑布不能像云彩那样随意舒展,但它却具有滋润万物的作用。这里的“济物功”是指瀑布给自然界带来的益处,如滋养植物、净化空气等。
尾联“每向暑天来往见,疑将仙子隔房栊”,抒发了诗人对水帘洞的喜爱之情。在炎炎夏日里,诗人多次探访水帘洞,欣赏那美丽的瀑布。他甚至还想象着仙女居住在这美景之中,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总之,罗邺的这首《题水帘洞》通过对水帘洞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以及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同时,诗人还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