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寻僧
寻僧同踏雪,握手上钟楼。
初下寒飘屑,才浓风辊毬。
水波糊纸合,春乳泛茶瓯。
片片看来好,庞公有话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寻找志同道合的僧人一起踏着白雪,握手登上钟楼。刚刚降下的寒气让雪花飘落如屑,浓郁的风让雪球翻滚起来。水面被雾气笼罩如同糊在窗户上的纸,春天的气息仿佛茶汤在茶杯里荡漾。每一片雪花看起来都很好看,就像庞德公说的那些富有哲理的话一样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 "钟楼":古代寺院的建筑,用于敲钟以报时或召集僧众。这里指诗人与友人寻找的僧人所在的寺院。
2. "寒飘屑":形容雪花飘落的景象,“屑”意为碎末,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雪花飘散的状态。
3. "风辊毬":形容风把雪吹成球状的现象。“辊”意为滚动,“毬”为古代的圆形器物,这里借指雪球。
4. "糊纸合":形容雪落在水面上的景象,仿佛是糊在纸窗上的白色物体。
5. "春乳泛茶瓯":形容煮茶的情景,“春乳”是指春天的乳汁,这里比喻新茶,“茶瓯”是品茶的茶具。
6. "庞公":即庞蕴,唐代的高僧,字道玄,衡阳人,曾师从石头禅师,诗人在此提到庞公,表达了他对高僧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雪中寻找僧人共赴钟楼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雪花、寒风、水面和茶的韵味巧妙地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其中,“庞公有话头”一句,既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感情,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出作者对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汝鐩的《雪中寻僧》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在那个时代,宋朝正处于金兵侵略之下,国土分裂,民生疾苦。诗人赵汝鐩在战争中失去了家园,过上了流浪的生活。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大雪纷飞的冬日,为了寻找一位隐居在山中的僧人,不畏严寒,踏雪前行的情景。通过这一行为,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敬仰和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知识分子在面对战争和社会动荡时,追求内心宁静的心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