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会饮对月
层楼画栋凌霄汉,槛外江流百顷清。
无一片云但秋色,放千里月到天明。
唤舟撒网鲜鳞美,击鼓喧汀宿鹭惊。
坐上有人懽未厌,酒阑连釂两三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高楼耸立直冲云霄,栏杆外的江水流淌着清澈的水波。
天空中没有一片云彩,只有秋天的景色,明月照亮了千里之外的夜空。
划船撒网捕捉鲜美的大鱼,敲击鼓声惊醒栖息在水边沙洲的白鹭。
座上的人们欢愉不已,酒杯空了,继续畅饮两三杯美酒。
去完善
释义
1. "层楼画栋凌霄汉":层楼,即高楼;画栋,指绘有图案的房梁。凌霄汉,形容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象。这句诗描绘了高楼大厦的壮观景色。
2. "槛外江流百顷清":槛,栏杆;百顷,表示面积广大。这句诗描述的是诗人站在高楼的栏杆旁,看到外面的江水流淌,水波清澈的景象。
3. "无一片云但秋色":但,只,表示只有;秋色,秋天特有的景色。这句诗意味着在秋高气爽的时节,天空中几乎无云,尽显秋天的美景。
4. "放千里月到天明":放,开放;天明,黎明时分。这句诗的意思是月亮照亮千里之外的地方,直到天明。表达了月色之美以及月光普照大地的意境。
5. "唤舟撒网鲜鳞美":唤舟,呼唤船夫;撒网,渔民捕鱼的方式;鲜鳞,新鲜的鱼鳞,此处代指鲜美鱼肉。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渔民捕鱼的过程,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
6. "击鼓喧汀宿鹭惊":击鼓,敲击鼓声;喧,声音喧闹;汀,水边的平地;宿鹭,栖息在水边的白鹭。这句诗意味着夜晚时分,鼓声响起,打破了宁静的水边环境,使得白鹭受到惊吓飞起。
7. "坐上有人懽未厌":坐上,指在座的人;懽,欢愉;未厌,不满足。这句诗表明在座的人们欢愉的心情无法得到满足。
8. "酒阑连釂两三觥":酒阑,饮酒将尽之时;连釂,连续喝下;两三觥,指倒了两三杯酒。这句诗形象地刻画了诗人们在酒席上喝酒直至微醺的场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欢聚的情景,以江楼为场景,表达了诗人在月圆之夜与朋友共同饮酒赏月的愉快心情。开篇两句“层楼画栋凌霄汉,槛外江流百顷清”描述了江楼的高耸壮丽和窗外江景的清澈宁静,为接下来的赏月、捕鱼活动营造了优美的环境。接下来四句“无一片云但秋色,放千里月到天明。唤舟撒网鲜鳞美,击鼓喧汀宿鹭惊”则展示了月色下渔舟唱晚、鱼美鹭惊的场景,凸显出诗人和朋友们共享江风、品鉴秋色的愉悦心境。最后两句“坐上有人懽未厌,酒阑连釂两三觥”更是直接表达了对这种友情的珍视和对欢愉时光的流连之情。整首诗借景抒情,层次分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楼会饮对月》是南宋诗人赵汝鐩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1260年左右。这是赵汝鐩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南宋时期,赵汝鐩曾是著名的文学家、官员,但由于当时政治环境复杂,他遭遇了宦海沉浮,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在官场上曾受到排挤,一度被迫辞官回乡。在这段时期,他与亲朋好友相聚饮酒,抒发胸臆,创作了这首《江楼会饮对月》。
这首诗创作时,正值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南下,中原战火蔓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江南地区相对安定,成为文人士大夫们的避风港。赵汝鐩在这首词中,通过对江南水乡美景的描绘,展现了当时江南地区的繁华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乱世中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