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边在河北作
抚劒空余勇,弯弧遂无力。
老去事如何,据鞍长叹息。
故交索将尽,后进稀相识。
独怜半死心,尚有寒松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持剑只余勇敢,拉弓却无力气。
老来事情怎样?跨鞍常叹息。
昔日朋友渐少,年轻后生难相识。
只有那份不屈之心,还有寒松挺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巡边:巡查边防;
2. 河北: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3. 抚劒:手持佩剑;
4. 弯弧:拉弓射箭;
5. 馀勇:剩余的勇敢;
6. 索:即将;
7. 将尽:即将结束;
8. 稀相识:很少认识;
9. 半死心:指的是丧失斗志的人;
10. 寒松:寒冷的松树。
去完善
赏析
《巡边在河北作》描绘了作者身在边疆、年华已老的处境,表达了壮志未酬的无奈与感叹。开篇两句以“抚剑”和“弯弧”形象地表现出作者的勇猛和无力,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岁月不饶人的现实。接下来的四句继续描述老年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困难,突出了孤独感。最后两句以“半死心”和“寒松直”的形象收尾,展现了作者虽年迈但仍然抱有坚定信念的精神风貌。整首诗情感深沉,富有哲理,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巡边在河北作》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张说于公元714年创作的一首描绘边疆戍楼的壮丽景象及战士英勇精神的诗歌。这首诗是张说被任命为检校幽州都督兼御史大夫时,前往边疆巡视期间创作的。当时,唐朝正值开元盛世,国家繁荣昌盛,边疆安宁。然而,在这表面繁荣的背后,边境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安定因素。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边疆的稳定,唐玄宗派遣张说前往边疆巡视,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边境问题。
在这段时期内,张说的政治生涯达到了顶峰,他先后担任了尚书左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要职,是唐朝的政治核心人物之一。然而,他在任期间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如边疆安全问题、官员腐败现象等。为了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张说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不仅亲自前往边疆巡视,还大力整顿吏治,提倡节俭,努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在创作《巡边在河北作》时,张说敏锐地察觉到了边疆战士的艰辛与勇敢,以及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无私奉献。这首诗既是对边疆戍楼壮丽景象的赞美,也是对边疆战士英勇精神的颂扬,同时也揭示了边疆地区所面临的潜在危机,以及张说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责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