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勤上人归灵鹫山

标题包含
送勤上人归灵鹫山
灵鹫禅房我所思,可堪春晚送勤师。乱山啼鸟烟霞里,一路落花风雨时。定有猿看窗外果,应知苔护壁间诗。门前有径通三竺,欲向中天采石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思念着那灵鹫禅房,却正值春天的尾声送走了勤奋的禅师。在山间的烟霞中,鸟儿啼叫不止,沿途皆是落满花瓣的幽径。此时恰好风雨交加。想象着猿猴正在窗外看那成熟的果实,而墙上苔藓应该保护着那些诗篇吧。门前的小径通向三竺寺,我想去中天采集灵芝仙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送勤上人归灵鹫山:是唐朝张绅写给勤上人的一首诗,勤上人即将返回灵鹫山。 2. 灵鹫禅房我所思:诗人思慕的灵鹫山的禅房。 3. 可堪春晚送勤师:堪,可以;春晩,春天将结束的时候;勤师,对僧人敬称。 4. 乱山啼鸟烟霞里:形容深山之中的自然环境。 5. 一路落花风雨时:表示沿途风景的变化。 6. 定有猿看窗外果:借指禅院环境的清幽。 7. 应知苔护壁间诗:比喻佛法保护著勤上人的心。 8. 三竺:指天竺山的三座山峰。 9. 中天:天空中央。 10. 采石芝:传说中一种长生不老的仙草。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送别友人赴灵鹫山的诗作。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灵鹫山的美丽景色以及友人的从容心境。诗句中的“乱山啼鸟”“一路落花”等意象,既表现出春天的生机盎然,又传递出离别的淡淡忧伤。而“猿看窗外果”“苔护壁间诗”则暗示了友人在山中修行的宁静生活。最后一句“门前有径通三竺,欲向中天采石芝”表达了对友人前往天竺修行的高尚理想的敬意和支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勤上人归灵鹫山》是唐朝诗人张绅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约公元754年),正值盛唐时期,当时的政治较为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佛教艺术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人们普遍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精神寄托,因此佛教文化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传播。 诗人张绅,虽然生平事迹记载较少,但在当时已颇有名气。他的这首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勤上人返回灵鹫山的惜别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佛法的敬仰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描绘勤上人与青山绿水为伴、云鹤相随的情景,展现了禅宗教义中的超脱尘世、心境宁静的思想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在唐代盛世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佛教文化的崇尚。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