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宣圣庙石壁
前枕清流后倚山,殿堂高创白云间。
幸因供职频经此,及过三年鬓渐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前置枕头于清澈的溪流之后,依靠着山峰,高高的殿堂耸立在那云端之间。幸运的是因为工作需要频繁来到这里,待到三年过去,我的头发也逐渐斑白。
去完善
释义
1. 留题:意指把所感留下。
2. 宣圣庙:指孔子庙。
3. 石壁:指刻有文字或图画的山崖峭壁。
4. 前枕:意指面前靠近。
5. 清流:清澈的河流。
6. 后倚:背后依靠。
7. 殿堂:寺庙的厅堂。
8. 高创:建造在高处。
9. 白云间:白云缭绕的地方。
10. 幸因:表示庆幸的词语。
11. 供职:从事职务工作。
12. 频:多次。
13. 经此:经过这个地方。
14. 及过:等到过了……的时候。
15. 三年:时间概念,这里指一段时间。
16. 鬓渐班:头发逐渐变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宣圣庙的优美环境,强调了其地处清幽之地,背靠山峰,前临清流。殿堂修建在云端之间,显得崇高而神秘。诗人有幸因为工作常来此地,感慨在宣圣庙度过了三年的时光,头发也逐渐变白。这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个人生活的反思与感叹,表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留题宣圣庙石壁》是唐朝诗人张绅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正值唐代盛世,政治较为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在这个时期,张绅作为一位文人,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游历四方,结交名士。他在宣圣庙石壁上题诗,一方面是对孔子的敬仰之情,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对儒家文化的崇尚。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儒家经典的重视和传承。
在那个时代,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观念,儒家经典被尊奉为教义,儒生们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因此,张绅在宣圣庙石壁上题诗,既是对儒家文化的尊重,也是对自身身份的认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