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行
东方曈曈日初出,田家少妇当窗织。屋顶树稀窗有光,小姑催起不暇妆。长梭轧轧秋丝密,一日上机催一匹。丁宁小郎慎勿啼,织成令汝穿完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太阳从东方升起,田家的年轻女子在窗前织布。房顶上的树木稀疏,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小姑不停地催促着她的姐姐不要浪费时间梳妆打扮。长长的梭子在密密的秋丝中穿梭,一天的工作量就是织完一匹布。年轻的妹妹反复叮嘱年长的姐姐要抓紧时间,这样他们才能尽快穿上她织成的衣服。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日出行:这是一首描绘农民劳动生活的诗,题目中的"日出行"指的是太阳初升之时,寓意新的一天的开始。
2. 曈曈:形容阳光明亮。
3. 当窗织:指在窗户旁纺织,意味着早晨就开始劳作。
4. 屋顶树稀窗有光:这句诗描述的是农家的环境,屋顶稀疏的树木使得窗户透进阳光。
5. 小姑:这里指的是未嫁的女性,即年轻的女子。
6. 轧轧:形容纺织时梭子来回轧过发出的声音。
7. 秋丝密:指的是秋季时纺织的紧密而细腻的丝线。
8. 一日上机催一匹:这句表示一天要完成一匹布的工作量。
9. 丁宁:嘱咐,告诫的意思。
10. 小郎:这里是称呼小男孩儿或者男孩子的用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农家少妇辛勤纺织的场景。首句“东方曈曈日初出”描述了太阳初升的情景,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紧接着,“田家少妇当窗织”描绘了这位勤劳的少妇在窗边忙碌的身影。第三句“屋顶树稀窗有光”则通过窗外的景色展现了时光的流逝。接下来的诗句中,“小姑催起不暇妆”暗示了少妇的忙碌和勤奋。最后两句“长梭轧轧秋丝密,一日上机催一匹”则形象地描绘了少妇织布的过程。整首诗歌以简练的文字刻画了农村生活的生动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对勤劳精神的推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日出行》是唐代诗人张绅所作的脍炙人口之作。该诗创作于唐玄宗时期(公元712年-756年),此时唐朝国力达到顶峰,被誉为“贞观之治”。在这样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文人墨客倍受重视,诗歌创作得到了极大发展。
张绅作为一个书生,正值青春年华,胸怀壮志。然而,他在求取功名的道路上屡遭挫折,未能如愿以偿。这使得他深刻体会到了世态炎凉和人生无常,也为他的诗篇增添了深沉的情感色彩。
《日出行》以白日、黄河等壮丽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诗句中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们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坚定信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