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提举界画宫殿图
吴蚕择茧银丝光,轻毫界墨秋痕香。宫中千门复万户,知是阿房是未央。楼头美人朝未起,十二珠帘隔秋水。香销玳瑁舞筵间,梦断芙蓉鸳帐底。八窗玲珑金锁开,君王已在迎仙台。霓旌凤辇云间合,翠管银笙天上来。君不见咸阳一火三月红,野花啼鸟争春风。当时亡国知何处,尽在如今图画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吴蚕择茧,犹如银色光芒;纤细毛笔,分划墨色与痕迹香气。皇宫之内,千门万户,却不知是阿房宫还是未央宫。楼上的美女尚未起床,十二条珠帘将她与秋水相隔。玳瑁香消在歌舞之间,鸳鸯梦境却在芙蓉帐下渐远。八扇窗户玲珑闪耀,金锁已开,而君王正在迎仙台上等待。霓虹鸾旗在云端相遇,翠管银笙来自天外。你难道没有看见咸阳的一场大火照亮了三月的天空?那野花啼鸟都在争夺春风。当时的亡国遗址如今何在?尽在眼前的画卷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吴蚕择茧:指蚕丝细密洁白,寓意华丽。
2. 银丝光:指蚕丝质地光亮如银。
3. 轻毫界墨:用毛笔轻轻描绘宫殿图景。
4. 秋痕香:指画卷上蕴含着秋天的气息。
5. 阿房:阿房宫,秦始皇所建宫殿之一,后被项羽焚毁。
6. 未央:未央宫,西汉时期皇宫,位于长安城西南角。
7. 楼头美人:指画中的美女形象。
8. 十二珠帘:形容众多窗帘。
9. 秋水:指清澈的水面。
10. 玳瑁:一种海龟,其甲壳可制作装饰品。
11. 舞筵:歌舞宴会场所。
12. 芙蓉:莲花,这里借指美人。
13. 鸳帐:鸳鸯图案的床帐。
14. 八窗玲珑:窗户设计精致美观。
15. 金锁开:指皇帝出现时,金色屏风打开。
16. 君王:指古代皇帝。
17. 迎仙台:指仙人降临之处。
18. 霓旌:彩色旌旗。
19. 凤辇:凤凰形状的车辇。
20. 翠管银笙:指优美的音乐。
21. 三月红:指火灾。
22. 野花啼鸟:指自然景色。
23. 亡国:指秦朝灭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王提举的界画宫殿图为题,生动地描绘了古代宫殿的繁华景象,同时也揭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诗人首先通过细腻的笔触描述了画中宫殿的细节,如吴蚕择茧般的银丝光、轻毫界墨的香气等,展现了宫殿的华丽与精致。接着,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宫殿中的场景:美人未起的楼头、隔水的十二珠帘、香销的玳瑁舞筵等,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宫廷画卷。同时,诗歌还通过对君王迎仙台的描绘,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化。最后,诗人以咸阳一火的典故,提醒人们历史往事的沉痛教训,引发人们对现实的思考。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一幅生动的文学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王提举界画宫殿图》是南宋诗人张绅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歌描绘了宫廷建筑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宫廷生活的向往之情。
据史书记载,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70年左右,当时正值南宋初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张绅作为一位颇有才情的文人,曾在朝为官,但因种种原因被贬谪到外地。在流寓期间,他得以观摩了许多宫廷建筑的画作,其中就包括王提举的界画宫殿图。
张绅在对这幅画作的欣赏过程中,深感其技艺之精湛、意境之深远。于是,他以自己的才情和感慨为基础,挥毫写下了这首《题王提举界画宫殿图》。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张绅对于繁华盛世的赞叹,同时也看到了他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惆怅。
去完善